(新疆日报网讯)记者近日从青海省政府获悉,经济发展落后的青海省,却在全民医保、城乡低保全覆盖等诸多方面走在了西部各省份前列。这说明,政府财力小的地方,照样能在改善民生上取得进展,关键是要认识“共建共享”的深刻内涵并付诸行动。
青海省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40多亿元,相当于北京市一个区。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省份中,青海省地方财政的一般预算收入排倒数第二位,支出则是倒数第一。依照这样的财政状况,改善民生进展慢一点、排名靠后些,似乎也没什么。
青海省却没有这么做,相反,不仅实现了全民医保、城乡低保全覆盖,而且社保工作名列前茅: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位居西部各省份第一,合作医疗的实际报销比例在全国最高,低保居民月人均补差金额居西部省份第一,低保补差金额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最高。
民心、民生,在GDP中虽然体现不出来,但却是最大的政绩。有限的财政资金,是花在改善办公条件上,还是花在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事业上,检验着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诚意。青海省的“小财政、大民生”,体现着一种以民生为本的政府理念。
对各级政府来说,在以改革的办法解民困,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制性障碍的同时,树立起“民生为大”的理念应是关键。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就是要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十七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民富国强的一个标志。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百姓的福祉,让政府的政绩充分体现在民生上。在这方面,青海的实践很有启迪意义,值得各地借鉴。
(新华社西宁12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