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创新
更趋于成熟、国际化
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年舞蹈节比起前两届,哪些方面实现了突破创新?
徐锐军(以下简称“徐”):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有很多突出的特质。一是“品牌”理念越来越成熟,主要体现在舞蹈节运营上更加成熟;二是“品质”形象越来越提升,主要体现在节目品质上把握一流。第一届的《一把酸枣》、《八桂大歌》、《大梦敦煌》等都是当时国内的顶级之作,第二届我们选择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舞剧《红楼梦》、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也是国内精品。
这一届,我们选择了《水月洛神》、《粉墨春秋》、《白毛女》、《绣娘》,都是获过全国最高艺术奖项的。三是开幕式晚会以剧目形式出现更符合国内外节庆活动方式。四是“节目”内涵更加丰富,我们叫“节”,一个节日肯定是由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活动组成。除了最核心的来自全国、全疆以及国外的艺术精品荟萃之外,还有更丰富的活动。比如媒体积极参与的网络舞蹈节、美术和摄影展示、“新疆礼物”设计大展的推出,舞蹈大师课的讲座是对舞蹈节内涵的进一步延伸。
记:今年舞蹈节比起前两届,在艺术定位和运作上是不是更加明确清晰了?
徐:是的,从全国的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的布局来看,北京有“相约北京”,上海有“上海国际艺术节”,东北有“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中南有“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西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平台,也是国内惟一以舞蹈为主题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
既然是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就要求我们在整体运行和操作上更符合国际惯例,如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品牌形象、固定艺术标准、固定运行团队等,应该说经过三届舞蹈节的运行筹备,舞蹈节品牌形象已经逐步确立,理念也越来越清晰。
记:今年开幕式很特别,用一台剧来呈现。
徐:目前,国内外举办重大文化节庆活动时越来越多倾向选用一台舞台剧,不搞一次性的组台晚会。本届舞蹈节开幕式剧目歌舞剧《情暖天山》,就是借助舞蹈节平台邀请国内一流的创作团队和新疆文艺工作者,共同打造的一部体现新疆整体艺术发展水平和成就的精品剧目,这部作品既能够“走出去”,在全国进行巡演,同时还能“走下来”,到各地、州、县、乡进行演出。
徐:举办舞蹈节的宗旨之一是要繁荣新疆的文艺创作、拓宽新疆的文化视野,建立更加开放的文化观,更加现代的艺术理念,更加高的艺术标准,促进新疆本土的艺术创作生产。本届舞蹈节的亮点之一就是推出了一批新疆本土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新疆艺术剧院的开幕式歌舞剧《情暖天山》、伊犁州的歌舞剧《美丽伊犁我的家》、昌吉州的音乐剧《别失八里》、新疆军区文工团的歌舞剧《达坂城的姑娘》等,都是今年新编创的舞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基本体现了新疆舞台艺术的发展水平。一年之内,有这么多的优秀剧目整体亮相,在以往是没有的。这些剧目在主题、形式、表演上均有较大突破,体现了新疆艺术的正能量。
记:舞蹈节期间邀请的国内外舞蹈团是如何选择的?
徐:国内团首选国内一流团队的一流剧目,其中标准之一就是获得国内最顶级大奖的作品,如:“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奖”、“文华大奖”。国外团首选来自五大洲各种风格、样式的舞蹈作品,在形式上采用政府间文化交流团和商业演出团并重的原则。
前两届舞蹈节外国演出团的邀请,主要是政府间文化交流派出的,演出形式和艺术品质我们无法提要求。在国际演出市场,艺术团的演出档期计划性很强,好的商业演出团队要提前一年以上预约,目前国内的一流院团也采取这样的模式。本届舞蹈节邀请的商演团带来的都是完整剧目,俄罗斯的《睡美人》和《胡桃夹子》、西班牙的《卡门》,比利时的《巧克力》,德国的《麦克白》以及韩国的现代舞等,整体水平较以往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记:本届舞蹈节在库尔勒和石河子开设分会场,将观众的观看平台拓展到更大的空间,当初怎么有了这个想法?
徐:本届舞蹈节的宗旨是“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盛会”体现在剧目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上;“节日”则体现在“惠民”上。让新疆的地州城市参与舞蹈节,就是让惠民性体现得更加广泛。库尔勒、石河子是南北疆的明星城市,目前这两个城市的分会场筹备工作非常出色。
记:舞蹈节的举办对新疆的观众是否有所改变?
徐:在上届舞蹈节时诞生了“舞蹈节效应”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疆观众良好的文明素养、艺术鉴赏力,参加舞蹈节的国内艺术院团对新疆观众观戏的热情和观戏的水平、文明素养感到极为惊讶。他们走遍全国没见到过这么好的观众。去年我带着新疆民乐团和中央民乐团合作《美丽家园》,在内地13个省市巡演,我们发现新疆的观众一点也不逊色。
二是新疆演出市场经过多年培育已经具备良好潜力,市场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本次舞蹈节,为了更好地提高新疆观众的理论水平和学术素养,我们还同步举办舞蹈大师课,分别选择了四位老师。一位是德国《麦克白》的团长,他主要讲述《数字与舞台艺术》,是很新的理念和视野;国内的老师我们请的是中国艺术研究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主要讲中国舞蹈发展的历程概念;我们还请了新疆的两位老师,新疆舞蹈研究所所长李季莲主要讲新疆歌舞发展史,新疆艺术剧院创作研究部主任库来西·热介甫编导主要讲新疆歌舞的创作。举办讲座,使观众在欣赏国内外舞台艺术的同时,了解舞蹈的理论知识,不仅能提高观众的文明素养,也能提高观众的艺术鉴赏眼光。
徐:这些问题全都可以解决。为了使观众观看演出后回家更加便利,乌鲁木齐市工作组今年在交通方面专门做了安排,在新疆艺术剧院所在的延安路、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剧场所在的阿勒泰路上,整条路线都有延点车。
记:“文化惠民”是舞蹈节举办至今让新疆观众最温暖、最贴心的政策,从今年售票火爆的状况看,观众已经从心底里接纳了“掏钱赏高雅”,您也很欣喜吧?是否觉得离“文化惠民”最终的目标更近了?
徐:从现在售票情况看,观众对好票的需要量很大,可以看出观众的文化需求非常强烈,特别是好剧目、好座次供不应求。文化惠民的目标就是更多的参与性、更大的覆盖面,今年的舞蹈节将通过媒体、电视播放、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群众能够欣赏到更多更好的演出剧目。低价售票、免费派票、媒体抢票等形式可以让更多有需求的观众进入剧场;多项配套活动也能让群众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其中;设立分会场,让基层群众享受异国风采,这些举措更加贴近我们的文化惠民目标。
记:作为三届舞蹈节工作的参与者之一,给您个人带来的收获是什么?
徐:舞蹈节给我带来的收获有三点。第一视野更开阔了;第二品牌标准更清晰了;第三举办舞蹈节的团队越来越专业。
转自:http://xj.people.com.cn/n/2013/0720/c352451-19116613.html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风铃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