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达工厂清盘调查:一个代工工厂的沉浮
本报记者 朱宗文
10月21日中午,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黄麻布村,香港上市公司百灵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326.HK)内地工厂门前,一名邮递员送达一份快递函,却无人接收,这名邮递员感慨道,“前几天还好好的,怎么说倒就倒了呢?这么大的厂啊!”
当日,本报记者在百灵达工厂了解到,老板张曦已多日未露面。自20日开始,百灵达在内地的主要资产——深圳工厂,已被宝安区人民法院接管和查封。目前,该法院已派出多名保安对工厂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也已开始对资产清点,准备变卖资产,用于偿还工人工资和供应商货款。
百灵达的股票已于10月20日起暂停买卖。停盘前,其股价已跌至0.08港元/股。此前,百灵达公告称,内地附属公司资不抵债,有可能被清盘。
创始人弃子
“在我看来,去年9月百灵达控股权的转让,是百灵达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百灵达深圳工厂干了十多年的刘星(化名)告诉本报记者。
控股权转让,是百灵达工厂的命运转折点。
2007年9月12日,于1984年创建百灵达的陈达,与收购方BJIL订立买卖协议。BJIL以每股约0.7414港元的价格,收购百灵达1.7265亿股(约71.46%股权),交易额约为1.28亿港元。该收购已于2007年9月17日完成。
百灵达主要从事小家电(电水壶、电熨斗、电暖炉及磨咖啡机等)代工业务(OEM),主要面向“欧美、澳洲、中东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其核心资产,正是位于深圳宝安的这家工厂。
刘星表示,“这十多年来,工厂生产一直很旺,没有旺季和淡季之分。”在他看来,陈达要转让控股权主要原因可能是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了。“老板两夫妻都70多岁了,天天从香港开小车过来,跑得很勤,也很辛苦。”
但百灵达一位中层王先生向本报记者表示,“2006年,百灵达出现的巨大亏损,这可能是陈达要将百灵达转让的主要原因。” 截至2006年3月的财政年度,该公司亏损1832.3万港元。2007年3月,百灵达盈利1348.3万港元,陈达迎来出手机会。
新的接盘人张曦,来自中国内地。“新老板张曦的管理与陈达有天壤之别,只是去年刚收购时到工厂来过一两个小时就离开了,之后极少过来,只是新来一个总经理陈阳。”刘星说。
在刘星这些员工看来,新老板到来之后,工厂的运作开始变得不正常了。
“2007年10月份,新老板接手后,从11月开始,工资就不正常发放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工厂倒闭。”刘星告诉记者,“原来我们工资是每月18日定时发放,但是去年11月开始,就分两次发放,一次发放几百块,今年7月份就分三四次发放了,每次一两百块,几十块都有过。”
刘星认为,这是“新老板的实力不行”。
据了解,在入主百灵达之前,张曦已是福邦控股有限公司(1041.HK)的实际控制人。本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从事制造及销售木材相关产品业务”的福邦,日子也不好过。2008年上半年,其木材业务业绩出现倒退。
福邦中期报告显示,“2008年上半年,木材业遭遇若干不利因素,包括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及人民币升值,木材相关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增长率低于去年同期。截至200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之营业额为1066万美元,较2007年同期下降15%。毛利率为9%,较2007年同期减少5%。”
在自身遭遇经营困境之时,张曦四处出击,进一步加大了其资金压力。此前,其还收购了海产食品贸易及加工公司Prowealth Holdings Group Limited的20%股权,总代价1.21亿港元。
难捱的2008
而在张曦接手之前,百灵达败象已显。
百灵达2008年9月28日的公告显示,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间,因“支付加班补偿费过少”,百灵达已收到“多名本集团中国雇员之三宗申诉”。
公告还披露了来自供应商的申诉,“供应商因近期的金融风暴而收紧信贷期”,2008年6月中至9月,多间供应商向法院控告百灵达,申诉金额合共约976万港元。在百灵达工厂,本报记者看到,部分塑胶啤机上贴有深圳宝安区法院的封条,日期为“9月9日”。
遭遇“员工”和“供应商”的双重夹击,百灵达2008年上半年的业绩下滑,是其根源。百灵达2008年7月29日公告称,截至2008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百灵达的销售额由上一年度的3.85亿港元,下滑至3.45亿港元,并再度亏损3595.6万港元。其净资产也由2007年的5069.6万港元,锐减至2572.8万港元。
其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上半财年应付账款积压过大,以及整个行业供应链条疲软的影响,本集团下半财年饱受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之苦,使得多个客户订单积压和改期”,并且,“由于本集团所从事的OEM业务属性,短期内难以将成本上升转稼到销售价格上”。
深圳工厂“过去数月经营持续出现亏损”,“鉴于近期金融动荡,本公司难以取得银行融资或其他融资途径”,并且,其向当地政府租借的物业,也将于10月31日到期,百灵达最终选择了清盘退出。
“事实上,从2008年7月份开始,上班就不正常了,上一天玩一天,10月已完全停工了,一些机器已被封,工厂已露出要倒的迹象。”刘星说。
百灵达控股“撇清”
“欠员工的工资近两千万元,欠供应商的也估计有两千万元。”百灵达中层王先生则向本报记者透露。
20日,深圳宝安区法院已正式接管了该厂的资产,目前正在盘点。由于其物业系租赁而来,百灵达目前的资产只剩下机器设备和产品。“最终,估计会通过变现来归还欠薪和欠款,但可能还是资不抵债。”王先生说。
而上市公司百灵达控股已在意图“撇清”与深圳工厂的关系。
其10月17日公告称,中国附属公司乃一间“有限责任公司”,本公司除“就物业租金作出担保外”,“概无就中国附属公司提供任何其他担保”,“董事会认为,若中国附属公司进行清算,将不会对本集团现时之财政及现金流状况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百灵达还称,“本集团还将发展如感应器或活门部件等若干电子部件之贸易。从2008年10月起,本公司将通过在香港注册成立之全资附属公司骏福贸易有限公司,展开贸易业务。”
“政府曾与老板(张曦)取得联系,他答应昨天(10月20日)过来处理善后事项,但最终没有露面。”刘星认为,老板是已决心放弃这家工厂了。
21日,本报记者在百灵达深圳工厂看到,没有领到8、9月工资的员工,都还继续滞留在工厂内的宿舍,等待政府最终的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