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小麦主产区基本收割完毕,小麦价格一路攀升。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由6月初新麦入市时的1.13元/斤涨至目前的1.22元/斤,短短半个月上涨了0.09元/斤。小麦价格上涨除了种植成本增加、劳动力价格上涨、收购主体多元化等客观因素外,今年还出现了几个新的推动因素。
一是阶段性供给担忧。对于面粉企业而言,2012年小麦由于质量较好,并且期限内质量指标损失小,出库即可加工,而2012年以前的小麦由于质 量不佳及陈化等因素不适宜直接加工成面粉。据开封一位面粉企业负责人讲,2012年以前的小麦在加工面粉时最多可以掺入5%,剩余的只能卖给饲料行业。目 前,国家2012年临储小麦已陆续开始出库,除河南等小麦主产区外,其他省区库存相对有限,而今年小麦入市最少3个月以后才能够用于加工面粉,对面粉加工 企业来说,近几个月可加工小麦供给相对不足,出现空窗期,将拉动价格上涨。
二是竞争推动。神人助面粉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保香说,未来面粉加工企业的竞争已从销售市场的竞争转到粮源的竞争,谁控制了粮源,谁就有了竞争资 本。河南既是面粉加工大省也是消费大省,近年来随着五得利等大型面粉企业的不断进驻,粮源的竞争不断加剧,在收购期间企业“抢粮”情况将成为常态,从而推 动小麦价格不断上涨。
三是资金助涨。今年由于商业银行资金介入,资金供应多“头”化。往年小麦主要收购主体大部分是农发行客户,农发行的政策性收购资金间接起着协调价格、稳定市场的作用。
但连续几年的上涨行情,导致今年多家商业银行涉足小麦收购市场,农发行价格调节作用减弱,非农发行收购企业及经纪人大量入市收购,资金效应明显,价格不断不涨。
四是粮商积极“囤”粮,赌后市热情高涨。往年此时正是售粮高潮阶段,但近日开封几家规模较大的面粉加工企业收购现场略显“萧条”,各企业均没有 完成预计收购计划。据了解,目前开封区域内大部分粮商都开始了不同规模的存粮,小粮商存3万~5万斤,大粮商甚至达到几百万斤,有的甚至高息融资存粮;还 有部分投机商介入赌后市,造成部分小麦没有入市而集中在粮商手中,出现“旺季不旺”、“价高量少”等现象,如果因经济及市场等因素出现粮价下跌超出融资成 本,这部分存粮或会出现集中抛售形成恶性循环。
五是粮农售粮消极,观望情绪浓厚。前几年由于赶时间外出打工,部分粮农收割后在田间地头便卖给了粮商,除留够口粮外基本不存粮。但由于近两年小 麦价格在收割后短期内的上涨幅度超过预期,今年粮农收割后即卖情况减少,惜售心理加重,目前部分农民工已经外出打工,家中小麦已封闭存储,预计下一个售粮 高峰要等到9月末秋粮收获腾仓期间,9月末之前这部分存粮大量入市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