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136  帽子  祝永亮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资源 » 正文

春潮涌南疆奋发起宏图——南疆三地州民生建设纪实(2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02  浏览次数:113
核心提示:   春到南疆气象新,山川田畴披彩锦。   从4月中旬到4月底,本报记者分三路赴南疆和田、喀什和克孜勒苏三地州

  春到南疆气象新,山川田畴披彩锦。

  从4月中旬到4月底,本报记者分三路赴南疆和田、喀什和克孜勒苏三地州进行采访,所见所闻,令人感奋。

  2007年对于南疆三地州来说,是非同寻常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国务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了重点扶持南疆三地州加快发展等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为南疆的大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年,全长424公里、总投资9亿元的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建成通车;这一年,喀什至和田高等级公路项目奠基,这是目前南疆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里程最长、等级最高的公路建设项目,将极大地改善沿线地区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这一年,和田—莎车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大项目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结束了和田、喀什地区独立电网的历史,实现了与全疆电网联网,为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

  这一条条喜讯、一项项重点工程,对加快南疆三地州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行走在今天的南疆大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垄垄立体间作、绿意盎然的平整条田或温室大棚;绿树掩映的村庄里,一幢幢新建的抗震房与庭院排列有序,一座座乡村学校、卫生院、敬老院美如花园;孩子上学免学费,学前“双语”班巴郎汉语说得比大人还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撑起健康保护伞,小病在村卫生室治疗,一般常见病乡卫生院就可以解决……各族群众提起党和政府真心实意为群众办的一件件好事、实事,都由衷地称赞“亚克西”。

  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南疆三地州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农牧民人均收入低。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加大了对南疆三地州的支持力度,三地州的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为扶持南疆三地州发展,国务院32号文件明确指出:“南疆三地州既是新疆工作的重点,也是国家支持的重点;既是援疆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从中央到地方都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为南疆三地州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南疆三地州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各族人民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城乡面貌有了新变化,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突破,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迈上新台阶。

  特别是他们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考察以及国务院文件的历史性机遇,正在更加广阔的天地激荡起奋发争先、大展宏图的滚滚春潮。

  和田地委、行署高度关注民生问题,2007年为7544名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养老金,为3908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救济金;2007年和田地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2亿元,同比增长17.2%;全年新建抗震安居房8.65万户,累计建成抗震安居房28.4万户,近120万人入住新居。农村14万贫困人口越过了低收入贫困线。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7.3万人(次),实现劳务创收3.93亿元,农民人均劳务创收265元,全地区有63855名城镇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启动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共有30.4万人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地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惠及33.6万农村中小学生;“双语”教育工程快速推进,全地区共开设“双语”班947个,在校学生达到36383人;内地高中班和疆内初中班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共卫生和城乡基层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预防和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建乡镇卫生院35所;农牧民新型合作医疗进一步普及,受益群众达144.5万人,参合率达96.7%,预计今年将达到99%以上。

  2008年,和田地区继续加大改善民生力度,将完成47153户抗震安居房建设;全力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将解决2.3万户9.7万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同时牞不断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和失业、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进一步完善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

  让每一个贫困孩子上得起学;为孤寡老人构筑一片爱的天空;为贫弱患者播洒爱的阳光;为困难群众营造爱的家园。喀什地区通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创造了条件。地区积极落实党的惠民政策,让广大农民真切感受到了党的富民政策的温暖。

  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关乎民生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快速推进。14.3万城镇低收入人口和50.4万贫困农民享受了低保。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有80个贫困村、12万人脱贫。抗震安居工程进展顺利,新建抗震房12.6万户,累计建设43.2万户。

  疏勒县塔孜洪乡克热木兰村的农民阿不力克木·阿不都热依木去年患了食道癌,转院到乌鲁木齐治疗,医疗费很快就花去了1000多元。正当他为治疗费发愁时,乡医院送来了他参加合作医疗后应该享受的5000元补贴,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让社会的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阳光和雨露,都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疏勒县委书记郭建民说,“加快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维护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如今,喀什地区广大农民不再为看病担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让地区253.3万农民解除了看不起病的后顾之忧,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7.9%。

  喀什地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比重较大牞注重民生、改善民生尤为重要。地区坚持以人为本,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牞加快推进以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廉租房建设、社区建设等为重点的改善民生社会建设,努力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此,加快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低保工作,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众的援助力度。同时,启动了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开发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改善城镇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居住条件。

  疏勒县把住房救助纳入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城镇全面实施了城镇困难群众住房困难救助制度,通过采取免房租费、差额低保对象减免房租费和加快廉租住房建设等办法,对城镇“三无对象”(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和部分城镇低保住房困难户进行住房救助,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喀什地委书记史大纲在谈到民生建设时说:“农民增收还是主旋律。喀什将把‘三高田’作为今年农民增收的重头戏,力争推广到150万亩,实现亩均纯收益5000元以上。全年新建温室大棚3万座,总数达到14万座以上。2008年,地区新增果树面积120万亩,全面建成50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实现农村人均2亩果园的目标,实现农民增收的新突破。”

  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成为处在我国最西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近年工作的一大亮点。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全州的民生得到极大改善。

  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认真落实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机购置补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近三年来,由财政直接拨付给农牧民的补贴达5.1亿元,全州农牧民人均享受到国家补贴600元。仅去年一年农牧民得到的补贴就达2.1亿元。支农惠农政策惠及了各族群众。全州已有5万多户农牧民住进了抗震安居房。

  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曾经是克州农牧民的“心病”。现在,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在全州普及,36万多农牧民受到合作医疗的呵护。2007年全州共筹集合作医疗资金2107.89万元,合作医疗基金支出1808.4万元,受益人数达164860人次,受益率57%。广大农牧民每年只交10元钱,就能像城里的干部、工人一样,看病、住院也能报销了。

  为了给广大农牧民提供规范、方便、低廉、优质的医疗服务,克州加大了州县两级医疗机构建设,完成了州医院改扩建、中心血站、5个疾病控制中心、4个传染病医院、4个医院病房楼的建设,辐射带动了乡镇医疗事业的发展。大多数行政村有了村卫生室,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得到改善。广大农牧民开始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就医难、就医贵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全州开展了教育扶贫工程。五年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了30多所中小学的新建和改造工程。州上实行“小学办到乡,初中办到县,高中办到州”的制度,把大山里的孩子接到城里读书,让牧民的子弟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现在,全州已有21015名农牧民子弟在各类寄宿制学校上学,农牧区的初中学生基本实现了到县城读书。这些到县城读书的孩子全部由财政供养,每人每月只交3元钱的生活费。

  2007年5月,克州在全疆率先实施了农村低保工作,现在全州16000多户、53000多名农村贫困人口享受到了低保。2007年共下拨农村低保资金767万元。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使边远贫困地区的农牧民也分享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有效保障了农村特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城乡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近年来,克州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牞城市住房建设投资4.5亿元,建设住房48.4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2002年的12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18平方米。抗震安居工程还使64185户、近30万人住进了宽敞、明亮、坚固的新居。通过“送电到乡工程”、“光明工程”,完成投资2.23亿元,解决了6.3万农牧民用电问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城市参保人数达到2.6万人,年低保资金达到2279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

  克州党委书记闫汾新在谈到克州的民生建设时说,克州已经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离不开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离不开兄弟省区和社会各界的帮扶。这几年,仅辽宁省援助克州的教育资金就达4000多万元。为此,我们常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克州人民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