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午,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市首批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安不少特色小吃制作工艺榜上有名。
昨天审议通过的33项该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民俗9大类。据了解,这33个项目是在各区县申报后,由专家评审会讨论通过、面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再经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审核后,上报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的。市文化局负责人表示,之所以细致筛选并公布这批名录,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西安特有的文化。
专家支招“非遗”保护
昨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贺学君,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历史文化名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报告,报告中讲到了我国及国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并结合西安情况,谈了她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贺学君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使它在危机面前不受或少受损害,并得以继续传承下去。其本质是“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同时,她呼吁应遵循“生命原则”、“创新原则”、“整体原则”等几大基本原则,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西安市副市长杨广信、西安历史名城研究会会长张富春、西安市旅游局局长周爱全、西安日报社总编辑李颖科、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高省安等人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