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网)5月15日,哈密市陶家宫乡陶家宫村设施农业基地,一筐筐新鲜的黄瓜,刚一摘下就被乌鲁木齐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高价”拉走。种植户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农民王月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座大棚一茬黄瓜的销售收入一般都在2万元以上,扣除成本,每亩纯收入也在万元以上。“一亩地赚这么多钱,真开心啊。”他喜滋滋地说。
陶家宫村是哈密发展设施农业的一个缩影。“促进农民增收是哈密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益,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哈密地区农业局的辛玉成告诉记者。近年来,哈密地区在全面实施“南园北牧”特色农业发展战略中,将发展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目前该地区阳光温室平均亩产值11000元,亩纯收入6000元;大棚平均亩产值6500元,亩纯收入3000元。
“一座温室大棚”顶10亩棉田的收入
现场镜头:在陶家宫村采访,眼前的景象让人轻松惬意。沿着乡村大道是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还有规划有序的一个个温室大棚。这里的温室大棚种着黄瓜、西红柿等多种果菜,收获时节来这里拉菜的客商络绎不绝。
“现在我们每天都要摘一次黄瓜,拉蔬菜的汽车就停在大门口,可方便了!”5月15日,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陶家宫村温室大棚基地,该村第三小组组长杨进财高兴地说:“一座温室大棚占地只有0.7亩地,如果管理得好,可以顶10亩棉田的收入。”
发展现代农业越来越成了哈密农民的自觉自愿选择。从2004年开始,哈密市就根据蔬菜温室大棚面积,对每座温室大棚补贴1000元至2000元。当年陶家宫村就兴建了118座大棚,市财政还投入50万元为村里的蔬菜基地打了一眼机井。乡里也及时派来了技术员,并引导经纪人和菜农签订了蔬菜购销合同。这一年秋天,村里还选派7名农民到山东寿光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当年陶家宫村118座大棚总收入90万元,有的村民当年就收回了建棚成本。如今,陶家宫村的大棚已发展到187座。
在一座智能温室内,哈密市农业局的一位干部介绍说,这里灌溉全部采用微滴灌技术,所有的蔬菜瓜果都受人工控制,输进同分量的营养液,所以结出的果实都一般大小。记者看到,尽管已是5月中旬,这里的黄瓜在地头仍然1公斤卖1.2元。
为了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哈密地区制订了《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及建设技术规范》和《设施果蔬栽培技术规程》,同时对在设施农业规划区内建大棚的,每座温室大棚补贴4000元。
日益兴起的各类农业园区正成为哈密地区高效农业发展的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哈密地区已建成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千亩连片设施农业基地等高效农业园区6个,全地区累计发展设施农业面积2.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3%。今年,哈密市计划新建温室大棚3000座,目前已落实2414座。
杏子“穿上”品牌“新衣”奔市场
现场镜头:走进陶家宫乡皇宫村尹万新家的温室大棚,就像进入金秋收获的果园。不高的杏树上挂满金黄色的杏子,矮矮的桃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桃子,这些鲜食杏、鲜食桃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规模小、效益低、质量不高、与市场对接难,一直是困扰林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制约林果业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上过大学、管理过企业、在广东又打拼过几年的新型农民尹万新认为,要突破这一瓶颈,必须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从传统农业到高效农业,不仅仅是发展思路的调整,更是赢得国内外市场、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他说。
让外地人刮目相看的是,哈密地区不仅有哈密瓜、鲜食葡萄成功打入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内地市场,还有蔬果、水果等优质农产品进入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市场的超市,销量一年比一年多。
针对蔬菜最突出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一支专业质监服务队伍活跃在哈密农村大地上,他们要求示范区统一采购农药、肥料,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同时指导农民加强病虫害、农药、水等生态环境的日常检测,确保农产品在生产关键时节按标准组织实施。
“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竞争力和效益的标志。”尹万新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多种形式,放大品牌效应,使“桃家宫”牌鲜食杏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农产品走进超市,使哈密农业走出了长期低增长率的局面,高效农业面积逐年扩大。
“合作社”让农民合作又合心
现场镜头:伊吾县顺昌哈密瓜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最近正忙着按计划点播精品哈密瓜。当地的农民在合作社的引导下,今年种瓜面积已由去年的500亩扩大到1500亩。而这“惊险一跳”则是伊吾县围绕“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这个主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从多个方面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带来的变化。
瓜农在合作社的引导下,错开哈密瓜播种时间,使淖毛湖镇哈密瓜的销售从8月初一直延续到10月中旬,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哈密瓜集中上市、客商压级
压价的问题,又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哈密地区农业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地区加快体制创新,稳步推进专业协会、合作社的发展步伐,2007年底全地区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农民专业协会10个,会员3200人。每年经专业协会销售的农畜产品达3.8万吨,带动农户7165户。
目前,哈密地区每个产业背后都有一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支撑,成为引进技术的桥梁,传播科技的课堂,指导生产的顾问,拓展市场的“红娘”。如今,哈密地区的多家农业龙头企业都实现了销售收入和市场交易额10亿元左右,带动和联动农户3万户,农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