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林与阿祥在学校时是同窗好友,毕业后,都先后找到了工作。可没多久,阿林就有些心灰意冷了。原来,阿祥做的是管理职位,工作相对轻松,薪酬也比较高,颇有发展前途。而阿林被一大公司录用后,只是担当普通员工,工作劳累不算,月薪比阿祥还低了不少。阿林心想,自己学历、能力同阿祥不相上下,怎么我这么窝囊?心态失衡的阿林选择了跳槽,可奔波了近3个月,不仅没找到如意的工作,连生活也只能靠借钱维持。
职场中盲目攀比的现象并不鲜见,谁不追求理想职业,获得丰厚的报酬?如果把握得好些,恰当的攀比也是不断向前的动力。然而有些求职者,往往出现心态失衡,又无法及时纠正。其实,无论就业或择业,不仅受到知识、技能等的制约,而且兴趣、性格、机遇等因素也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求职也是同样道理。也许两人条件差不多,但别人善于推销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强些,最终的职业取向,乃至职位、薪酬、福利等回报都要好些。更不用说原本自身实力就相差甚远,只能适合做普通员工,却一厢情愿地同别人比岗位、比薪酬,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因此,怎样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选择有准确的了解,是十分关键的。自己能做什么,如何能干出成绩,离开了实事求是的自我定位,容易陷入盲目攀比的误区,既可能妨碍目前的就业与择业,更会给长远的发展留下后患,实在得不偿失。即使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向往更高目标,也应立足保住饭碗,脚踏实地等待时机。
看别人偷懒你也磨洋工,看别人出色你也想较劲,或者想踩下去别人而自己往上爬,到头来只会给自己惹麻烦。想去除攀比心要有个基本出发点:“个人的言行是对自己负责,而不是要与别人比或秀给别人看。”例如,当资历水平不如自己的同事被提拔为上司,是否甘愿被其领导?失去了高薪职业,是否能够受薪资低得多的新职?拿了高学位却找不到称心工作,能否泰然任职于普通岗位?住过了大房豪宅,搬入小屋能否住得惯?曾经有过名声显赫时期,退休之后能否承受冷落?……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识下,对各种职业也分三六九等,认为白领高于蓝领,科研业高于服务业,当老板总比为人打工强等等。常有华人因“大材小用”而感到心理失衡,因落入生活就业低谷而产生沮丧,甚至发生精神变态或厌世悲剧。
人往高处走,追求任高职挣高薪是人之常情,但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掂量是否配坐此交椅挣这份薪水。如果此职位或行业对你来说压力太大或过度辛苦,说明并不适合于你,最好有自知之明主动降级转行,反而会工作得舒畅而持久。因为在经济不景气时,高职高薪者往往是首当其冲的解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