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大幅上涨给贫困人口造成生存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于这些地区贫困所致。但是长期以来,不平衡的全球农产品贸易体系和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失误才是重要原因。而不平衡贸易体系和政策失误却迫使发展中国家“埋单”。
首先,在农产品自由贸易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对农业的大量补贴扭曲了农产品贸易,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农业的严重依赖。从2002年美国通过的为期5年的农业法案来看,美国每年对农业的补贴高达数百亿美元,欧盟也不例外。分析人士指出,补贴的存在让发达国家的农业能承受更低的边际利润,使其农产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从而给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市场造成冲击。发展中国家在无力对本国农民给予补贴、又承担着高额国际债务的情况下,不得不让出本国农产品市场。由于国际粮价一度长期保持在低位运行,一些发展中国家被迫冒险以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植出口创汇的经济作物,这导致部分发展中国家粮食大量依赖进口。
在此过程中,农产品自由贸易体制是先决条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立指出,全球农产品自由贸易之前,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有一个单独的食物生产和经销体系,能够至少保障其居民的基本生存。但农产品自由贸易之后,粮食的生产地区和粮食的消费地区,却出现日益严重的脱节。生产地越来越集中在几个粮食生产大国,而诸多主动或被动加入农产品自由贸易体系的发展中国家,则失去了他们本来具有的本地化食品体系。
其次,迫于传统能源价格高企,发达国家片面强调发展生物燃料,造成汽车和人类“争食”。
发展中国家因粮价上涨而产生的危机已引起世界的关注。某媒体刊登了数位领导人提出的关于如何应对粮食危机的行动方案,以及结束全球贫困地区的饥荒和促进农业繁荣的建议。
从短期来看,向贫困人口提供足够的援助是当务之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认为,世界各国应该向贫困国家提供种子和肥料以帮助这些国家提高今年的收成。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乔塞特·希兰呼吁说:“我们必须帮助饥饿的人自救。世界粮食计划署正用革命化的粮食援助方式建立当地的自救能力,比如我们将从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手中购买我们需要的80%的粮食。”
在7月份召开的八国峰会上,各国须在贸易上达成协议,此协议将开放富裕国家市场并缩减补贴,以帮助增加贫穷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
迪乌夫说,有必要对持久的农业发展进行研究。发展中国家应该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加紧建设灌溉体系、道路、通讯、仓储设施等,降低农民的生产和运输成本。
周立教授认为,在农业自由化贸易的背景下,完全避免不平衡农产品贸易体制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他建议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美国中北部的中小家庭农场、城市消费者以及地方政府,已经摸索了一整套替代体系,这套体系,以一个本地化食品体系的创建为实际行动,意图实现以消费天然食品替代消费人工(产业化)食品;以公平贸易方式替代自由贸易方式;以本地化食物体系替代全球化食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