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网讯)“我捐100元!”“我捐200元!”“我也捐200元!”“1985年乌恰发生大地震后,全国人民无私援助过我们,现在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我们有责任积极援助灾区人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我捐1000元!”
5月16日下午,乌恰县县委大院内人头攒动,来自该县70余个单位的干部职工和老干部、老党员,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及爱心人士1000余人,纷纷慷慨解囊,踊跃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仅一个多小时,现场爱心捐款就达75.8万元。
乌恰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贫困生古丽哈依尔·克里木玛力从新闻中看到四川灾区的电视画面后,毫不犹豫地从箱底翻出自己半年来从生活费中节省下的26.3元钱,全部投进了学校的捐款箱。她告诉笔者:“这点钱只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能给灾区的孤儿买几瓶水和几个馒头。”
吐尔洪·哈孜别克是乌恰县原政法委副书记,身体一直不好。5月14日上午,妻子从亲戚家借了1000元钱,让他到医院检查身体,可他从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纷纷给灾区捐款的画面后,毫不犹豫地将1000元钱交到了民政部门,委托他们捐给汶川灾区。他说:“四川地震太惨了,我们各民族是一家人,应该帮助他们,就像1985年老城(乌恰县)地震时全国人民帮我们一样。”
军人出身的巴斯巴依老人也十分关注汶川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他除了主动向灾区捐款150元,还动员儿子从灾区领养一个孤儿。他遗憾地说:“可惜我老了,腿脚不灵便了,要不我一定到四川去参加抢险救灾,这是我们子弟兵的责任和义务!”
同样的遭遇,同样的心情。说起“5·12”大地震,便勾起了许多老人对乌恰“8·23”大地震的痛苦回忆。劫后余生的65岁老人艾孜别克·托合托逊至今对乌恰大地震记忆犹新。“就在我们痛失家园、孤独无助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派来的救援部队及时赶到,帮助我们抢险救灾,使我们看到了希望,而全国人民捐款捐物奉献的爱心,又帮助我们增添了重建家园的勇气。现在我们也要回报社会,给灾区人民奉献爱心。”艾孜别克老人深情地说。
黑孜苇乡叶克铁列克村清真寺伊玛目卡德尔·阿力从电视上看到部队官兵从废墟中救出一个血肉模糊的小女孩的画面后,特别想到灾区去当一名志愿者,但条件不允许。于是他步行5公里多来到乡政府,捐出了200元钱。之后,他每天晚上都做礼拜,为灾区人民祈福。
笔者还了解到,鉴于本次地震产生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孤儿,该县10余个干部还表示将集体赴四川认领孤儿,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抚养这些孩子茁壮成长,以此向灾区再尽一点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