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地区以农业为主,发达地区以工业为主,这种经济发展格局受到专家质疑。近日,中国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宁举行年会,有专家指出,沿海发达地区不能让农业成为经济“短板”,相反,应利用科学技术、人才和资本优势,创新发展城市农业。 中国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张鸿雁在会上指出,中国的整体经济格局是,依靠落后地区发展农业,靠相对发达地区发展工业,新型农业和科技农业在沿海某些城市几乎被遗忘,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农业,在发达地区成为经济“短板”。 他认为,江浙沪粤等沿海发达地区最应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理由如下: 从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上讲,落后地区还处在靠天吃饭的发展阶段,农业经济非常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而发达地区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的时候,漠视发展农业的高新技术,其科学技术和人才优势没有在农业领域发挥作用,这种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区域产业结构空洞”。现代农业经济同样既需要资本的积累,也需要高级人才群体的共同创造。 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沿海地区科技发达、人才集中、土地资源匮乏,在这一地区应责无旁贷率先发展先进农业,创造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城市农业”经营企业,让科技农业、工业产业型农业、都市农业、城市生态农业、城镇有机农业,成为沿海城市经济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也有利于沿海城市缓解资源匮乏的压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深圳已经是一个没有农民的城市,上海也将步其后尘。但是,没有农民并不意味着不要农业,恰恰相反,正因为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才必须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农业”和“知识型农业经济”,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中高级人才将成为“城市农业”的主要劳动群体。 张鸿雁建言,对科技型农业企业,要有类似甚至高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同时,根据发达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必须在合理调整农业产品价格比的同时,建立“都市农业”国家农副产品财政补贴和风险运行体系,加快“都市型农业”的资金积累,建设现代“都市型农业”跨国企业生产基地。 专家呼吁各级政府重新审视农业发展,不要把农业看成是仅属于乡村的产业,也不要把农业仅仅视作城市的口粮提供者,实际上,农业应该成为城市经济必要的、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