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的一份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告曾一度让中芯国际股价暴涨,达到上市以来最大的涨幅。但是4月底出台的年度报告与第一季度财报的继续亏损数目,却并未达到市场分析师的预期。
中芯国际一直都吸引着媒体的关注。2004年4月它在香港股市的首次公开募股颇显弱势,被解释为股市繁荣的终结;当它在北京增加一个12英寸芯片厂时、在天津建造另一个8英寸车间(以补充它在上海的三家)并且在成都建造一个测试和组装厂时,该公司被认为过度扩张。虽然如此,其收入仅仅在4年内就上升到10亿美元,使它成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称得上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
压力下的扩张策略
而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张汝京,在国际上同样知名。在于美国德州仪器结缘芯片的他,抱着将世界最先进的半导体生产技术引进中国、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理念,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了中国第一家8英寸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不过当时,内地芯片技术与国际水平几乎相差了5个世代,当内地才开始做0.5微米的芯片,国际上已经在做0.13微米了。中芯的介入无疑改变了这一局面,不仅使自己成功领先于群雄,还极大地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半导体水平的差距。
短短7年的时间里,中芯国际在上海和天津建造了四座8寸芯片厂,在北京建造了目前内地第一座12寸芯片厂,在成都还建有一座封装测试厂,仅在上海的投资总额就已超过40亿美元。不过,光从财报看,其实中芯国际的账面资金并不富裕,这也不得不使人对它的四处扩张产生质疑。
“半导体行业很有意思的,规模太小,一流的客户就不愿意上门。”张汝京解释说。
张汝京给出的一个例子是,当年世界前十的某公司第一次来中芯国际上海厂考察时,当年产量是5万片,对方看了觉得水准不错,但回复“我们一年后再来看看吧”;到了第二年产量达到8万片时,对方觉得可以考虑考虑了,而在第三年超过12万片时,对方就开始下单了。“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他要等我们产能上去后才下单,他就是要在我们的产能达到他需求的10倍时,才觉得风险相对较小。
目前,中芯国际完成了上海、深圳、北京、天津、武汉、成都的布局,恰似一个菱形。而如此的结构设计张汝京解释为,是为了更靠近市场。据他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有120多家优秀芯片设计公司,北京、天津一带有100多家,深圳、东莞也有80来家,武汉有着近30家,加上西安、成都和重庆的40家设计公司,靠近这些资源就能更靠近市场。
“按照这个区域分布来布置能让中芯国际有更多的市场优势,要服务当地客户,就需要当地有较强的研发服务生产的设施。”张汝京进一步指出,也正因为中芯国际在国内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特殊地位,在战略决策上不仅要符合企业当前利益,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更长远的发展和使命。“因此加速产业扩张和技术提升是必然的选择。另外,若仅仅从市场规则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要扩建。”他说。
亏损压力
“重点是我们在过去的7年多时间里,从2000年4月进来成立公司到8月开始打桩,到现在满7年的时间中,中国的半导体是发展最快、最健全的市场。”张汝京指出。
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大陆2006年全年芯片需求量达623亿美元。事实上,在2005年中国就已经超过美国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2007年,大陆市场销售额高达5410亿元。据IC Insights公司预测,至2010年,中国市场的芯片需求量将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其中仍有高达89%的产品需采用进口。
从相关资料与现状分析不难看出,中国芯片制造具有相当强劲的成长空间,这空间显然也为中芯国际所乐道。野村控股分析师瑞克·舒近日也分析指出,中芯国际产能突出,已经成为跨国半导体巨头抢攻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散运营风险的首选代工服务商。
“当年刚来祖国的时候,发现这里手机产量最大,但是没有一颗中国芯!” 张汝京动情地表示,现在终端市场大得不得了,每一颗芯片中国都能生产了。
虽然脸上一直挂着一丝浅笑,但在自称非常辛苦的张汝京看来,在高速扩张与高成长平衡中,前期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一定要作出一种选择,“要高成长可能就要舍弃高利润,因为你手上的钱就要赶快投资,增加产能。”他说。
从新近公布的2007年财报看,或受业绩亏损及与台积电诉讼未了的利淡消息拖累,中芯国际上年度亏损仍达1950万美元,期内营业额虽升6%至15.5亿美元,且经营业务现金流入亦达6.7亿美元,但因折旧及摊销金额逾7亿美元,最终未能扭亏。而今年一季度的亏损也由去年第四季度的2120万美元增加到了1.191亿美元。
对于年报,张汝京解释称,虽然总体来说情况不太理想,但总收入增加了5.6%。利润出现负值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全球动态存储器价格崩盘,价格较之前年缩水83%,因此财报呈现小亏。但比较2006年亏损的4410万美元,已是大有改观。
“从现金流来看,我们去年现金流赚了7亿多美元,但折旧也有7亿多,由于折旧比现金流多了4000万美元,所以最后我们在账面上小亏2120万美元。若扣除折旧,实际上我们去年现金赚了7亿多美元。”张汝京解释说,高科技的东西折旧很快,5年到7年就折下去了,但投资里的90%又都是设备,“所以这是高科技领域的特点,在折旧结束之前是很难看到我们赚钱的。”
在去年年底获得IBM45纳米生产工艺授权后,今年4月24日,中芯国际又携手美国晶晨半导体有限公司联合生产DPF芯片。张汝京说,中芯国际与一些国际巨头的合作不仅突破了技术瓶颈,也推进了公司的长期获利能力。他预计,到今年第四季度,中芯国际的产能将会达到20多万片。
中芯国际对于IBM45纳米的技术许可协议的发展非常满意。目前有近10家顶尖的芯片设计公司与IDM客户表示了与中芯国际合作的意愿。这一协议,奠定了客户对于中芯未来技术发展蓝图的信心,也因而为中芯国际增加了在65纳米与90纳米的客户。除此之外,中芯国际也获得中国客户对于45纳米的合作兴趣,计划将于2009进入认证的阶段。
业内有人士指出,半导体行业在前五六年内能赚钱的几乎没有,台机电是在第7年开始赚钱的,联电在第9年才开始赚的,而在折旧结束后,不赚钱的又几乎很少。
资本市场的冲动
在推进实业发展的同时,中芯国际在资本市场上的脚步也不落人后,公司成立没多久便在香港主板市场和纽约交易所上市。在全球资金流向中国的大趋势里,中芯国际成为崛起最快的半导体明星。
或许正因为中芯国际的盈利前景,使得它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公开资料显示,除了两地上市融资外,2005年,中芯国际获得中国银团6亿美元为期5年的贷款,为中芯国际在北京12英寸芯片生产线产能扩充提供资金支持;当年12月,上海公司又得到荷兰两家银行8500万欧元的长期贷款合约,用于中芯国际购置光刻设备;2006年5月,中芯国际天津公司与10家中外资银行组成的银团签订了为期5年、金额为3亿美元的贷款协议,以扩充天津8英寸芯片厂产能;6月,中芯国际上海公司又获得来自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8家银行组成的银团6亿美元贷款。而中芯国际在上海的第一期贷款4.8亿美元也已于2006年全部还清。
眼下,中芯国际正努力调整自己的业务结构,为尽量减少半导体行业受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市场的创伤,将于这个季度起全面退出DRAM市场,并主力生产逻辑(Logic)产品。
而最近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消息更是把中芯国际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据公告称,这次中芯国际将以出售股份或可换股工具的方式,可能会让投资者买入大量股权,也可能成为董事会成员。但中芯国际并未透露战略投资者的身份。
其实这也是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关于它第四次战略引资的传闻。
随后在去年4月,又传出三家私募基金计划投资约6亿美元,入股中芯20%至25%股权;7月份,亦有传闻指中国电子集团(CEC)欲通过现金收购中芯国际部分股权或采取“互相入股”的方式;9月份,又有消息称,中芯国际与上海华虹NEC展开初期合并谈判。但各类消息随后都没有下文。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减缓,投资者对新股的需求也趋于疲软,私人资本运营公司纷纷在亚洲寻找机会,这其中最大的挑战就在于管理层对公司价值预期的调整,这也使得中芯国际与私人资本运营公司或战略合作伙伴达成交易的假设具备了重大意义。
对于市场上关于战略投资者的各项猜想,张汝京本人笑称都有可能,“版本多的原因是很多好的投资方都有兴趣来进行接触,但是我们还在研究阶段,还没有做最终的决定。”不过据透露,政府方面希望中芯国际优先考虑国内好的战略伙伴。
目前中芯国际的大股东为上海实业(集团),持股比例不到10%。若按中芯国际原先设想,将20%左右的股份转让外资,将意味着重新定位其企业归属。
“其实我们也一直在考虑A股上市的问题。因为政府有个新的条例,财务顾问们告诉我外资企业在A股上市已经有先例了,现在的考虑是分开上市还是整体上市,财务顾问们有不同的意见。”张汝京表示,按照连续3年盈利的条件,上海这一块已经实现了。坐在中芯国际大楼里,以克己精神著称的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周六仍然在办公室里埋首辛勤工作着。面对经营压力很大的半导体业, 他的工作并不轻松 。虽然辛苦 ,谈及上海的投资环境,他的感激之情仍溢于言表。
《第一财经日报》:中芯国际为何会选择在2000年之前投资上海?
张汝京:其实1997年我们就曾经想来,我们这个团队也曾经在无锡帮助当时叫华晶上华的一家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
2000年时中国大陆市场对半导体的需求更加强劲,中国大陆也需要高科技。当时还考察了北京、深圳,还有几个其他城市。比较而言,上海周边的设计公司最多,设计公司的团队经验也较多,当时就有40多家(现在有120家左右);第二是上海整体的基础建设最适合、最完善,不管是原料供应商还是设备供应商都比较齐备,上海原先在漕河泾、金桥都有半导体厂,所以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第三是上海市政府部门办事效率高,市政府对这个项目非常支持,各级领导都非常支持。
《第一财经日报》:当时上海市各级政府部门都做了哪些支持工作?对照7年前,上海的投资环境在你看来发生了哪些转变?
张汝京:刚才讲的其实也包括了很多优势了,最后敲定张江就因为当时产业集聚张江,这里有一块完整的生活区。从政策来讲,中芯国际是按照中央政府当时给的18号文的优惠政策,而上海市在提供配套服务的时候特别到位,当时总共算下来都有40多样的优惠。
比如当时为保证稳定供电,提供了两路供电。中芯国际一直在扩建,在上海盖了有三个8寸厂,一个12寸厂,再加上一个光罩厂,一个测试厂,一个凸块厂,一个图像传感器厂,还有一个太阳能厂,所以电力的需要很大。最近12寸厂盖的时候第三条电供应又来了。这个条件非常好,别的地方包括境外都很难做到,根据我们所知全世界也很少有地方是三路供电的。水也是两条线进来的,如果其中一条线路有问题或维修就可以用另外一条。尤其在商检与海关方面的支持都非常多,提供了很多便利。
《第一财经日报》:中芯国际在短短几年间获得极大的发展,这种高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呢?
张汝京:对于中芯国际这几年的成长,我们要感谢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在上海,尤其要感谢上海市政府上上下下的支持,做决定的动作明确而且快速,我们得到了很多支持。
另一方面是中国市场的成长非常快。从2000年到2005年,增长了四倍多,到2005年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这么快的速度,半导体发展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市场要大。另外上海这边的人才也很丰富。在很多小的方面,比如说让我们有很好的生活区,让我们可以办学校,让我们在吸引境外的员工上有很大的优势。
《第一财经日报》:中芯国际现在的竞争力主要是在哪里呢?
张汝京:我们有一些优势,其他企业可能比较不容易做到。比如中芯国际的生产基地在大陆,我们背靠这个庞大而且成长最快的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除此之外,大陆拥有丰富的理工科人才资源,如果上海的技术或生产人员不够,我们可以到江苏、浙江或者东北等省份找。而且不仅仅是中国的人力成本,水、电、天然气等资源相对其他国家都还是有优势的。
《第一财经日报》:那当前的挑战在哪些方面呢?
张汝京:现在机会来了,一方面我们要迅速布局,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需要,所以在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研发基地,另一方面是怎样把我们服务的点做好,包括提升每个地方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
由于中国的工艺技术在很多方面受境外的限制较多,中芯国际通过近几年跟国际大厂的合作,使得在限制上逐渐得到改观,比如去年就获得IBM宣布45纳米的技术转移,以前0.15微米都不能做,现在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其实也得感谢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友好支持。
我们所采用的策略一般是先引进最先进的存储器技术,让技术人员先熟悉这种较高的科技,从而自己研究开发,65纳米前都能自己开发,很辛苦,45纳米由于跟IBM合作开发就更快了。在境外逻辑技术要更领先,通过这种合作,从境外引进不受限制了,所以现在可以不生产DRAM,把全部产能转入到逻辑产品上。
《第一财经日报》:3月底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公布了最新的企业奖励优惠政策“财税2008一号文”,其中对半导体工艺技术有着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中芯国际有哪些实质影响?你又是怎么看待两税合并的事情呢?
张汝京:中国大陆的税收政策我觉得都还不错。我们现在基本上是按照中央当初的18号文“五免五减半”的措施,赚钱之后的前5年内免除所得税,后5年只需支付一半。至于两税合并,个人觉得是件好事。以前因为要吸引外资,鼓励外资进来所以给些税收上的优惠,但现在外汇存款多,现在再急着吸引外资,美元贬值,我们的外汇存款反而影响大,现在重点不应该仅仅是招商了,而是应该招商建立产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