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中国投资》了解到,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在积极推进线材、螺纹钢期货上市准备工作。
如何使钢铁工业进入健康发展轨道,一直是宏观调控决策者的重大课题。
尤其在近段时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钢铁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上升,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面临着较大的价格风险。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经济面临衰退,能源价格高位运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铁矿石、焦炭为代表的原材料大幅涨价,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等客观因素,造成各品种钢材价格波动频繁。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积极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推出钢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来调节和促进钢铁行业的有序发展,或将是辅助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行业,已具有市场规模大、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特点。中国五矿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五矿海勤期货经纪公司董事长高竹认为,应充分重视市场的力量,在采取行政手段的同时,健全和利用市场机制,保证钢铁工业及其产业链稳定、健康地发展。因此适时推出钢材期货,发挥钢材期货市场的定价、避险和资源配置的功能,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钢材期货推出时机成熟
《中国投资》:您认为目前中国推出钢铁期货具备哪些条件?
高竹:商品期货是商品的衍生品,是为商品生产和流通市场服务的。某种商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市场规模越大,越适于该种商品期货的推出和发展。我国钢铁市场已完全具备了上述2个特点。2007年中国的粗钢产量达到了4.9亿吨,产能达5.5亿吨,比排在它之后的日、美、俄、韩4个国家的产能全部加在一起还要大。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市场规模大,非常适于推出钢材期货。
一方面,就国内市场来讲,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化程度远大于其他主要产钢国。一国钢铁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钢铁工业集中度CR4,即该国前四大钢铁公司产量占全行业产量的比例。比起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CR4高达60%以上的寡头垄断市场,中国不到20%,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钢铁贸易行业集中程度更低,市场化程度更高。我国钢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1/3是“直供”下游用户,其他都通过经销商中转,尤其是建筑钢材,生产企业几乎全是通过经销商销售给二级经销商或最终用户。据统计,目前全国钢铁生产企业有1000余家,而经销企业更是有15万家之多。
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国际市场依存度不断提高,一是在原材料方面,我国近一半的铁矿石依赖进口,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二是在钢材销售方面,随着中国产能的过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钢铁出口国。
另一方面,国际和国内钢铁市场规模巨大,在全球商品中,钢材是仅次于原油的第二大商品品种。2007年全球钢材产量达到13亿吨,远高于世界2.5亿吨的铝产量和1816万吨的铜产量。按照目前的国际价格计算,钢材的总体价值是铜的7倍多,是铝的1.4倍多。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钢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国内市场的总体规模也足够大。
铜、铝期货在伦敦、上海和纽约等地均有交易场所,特别是伦敦金属交易所,早已是全球有色金属定价中心。我国绝大部分铜、铝生产企业以及铜、铝材加工企业都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或伦敦金属交易所进行套期保值,而我国推出钢材期货的现货市场条件要比铜、铝期货好。尽管钢材种类繁多,全世界有两千多个牌号,但是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发出的线材和螺纹钢产量和消费量占了全国钢材的1/3以上。无论从国际市场还是从国内市场上看,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发的这两个品种是符合期货品种上市要求、也是符合钢铁及相关产业的需求的。
《中国投资》:推出钢铁期货,对于国家宏观调控钢铁行业将有哪些促进作用?
高竹:利用钢材期货市场,可以辅助国家对钢铁行业进行更好的宏观调控。
首先,钢材期货市场的定价功能可直接用于对钢铁工业进行调节。期货价格具有权威性、公开性、连续性和可预期性,并成为现货市场定价的依据。推出钢材期货,形成的期货价格也将无例外地能比较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钢材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和变化趋势,对钢铁生产者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从而对整个钢铁行业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而国家也可以将期货市场中形成的价格以及交易、交割等方面的信息作为其制定钢铁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达到政策的前瞻性要求,更为合理地配置资源。
其次,钢材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有助于钢铁及相关产业稳定、协调发展。期货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给商品经营者提供了管理价格风险的工具。对于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我国钢铁行业,钢材价格也经历了相当大的起伏。由于缺少规避风险的手段,整个钢铁产业链随着钢材价格的波动而动荡不安。推出钢材期货,使广大钢铁生产、流通和使用企业能够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实现稳定持续地经营,必将受到他们的欢迎。只有这些企业的稳定、持续的经营,才有钢铁工业乃至整个钢铁产业链的稳定、协调发展,而这正是国家对钢铁工业宏观调控的目的所在。
再者,钢材期货合约严格的质量标准能促进钢铁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期货市场实行的是标准化合约,除了价格之外的其他合约条款都是固定的,对交割品有较高的质量要求。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发的线材和螺纹钢的期货合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指定国家权威质量检验机构为交割品进行检验,并设立了质量纠纷复合制度。这种合约的设计和交割制度必将会促使钢材期货合约交货者生产或在现货市场购买符合交割质量标准的产品,从而促进钢铁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最后,钢材期货交割品牌的指定有利于淘汰小而差企业、提高钢铁工业集中度。中国钢铁生产企业众多,许多是年产20万吨左右的地方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工艺落后,通过对环保等社会责任的无视来降低成本,通过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来抢占市场份额。而地方政府从税收、就业和经济发展指标等方面的考虑支持它们的存在,这也正是钢铁工业宏观调控政策力所不逮的地方。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发的钢材期货合约采用了铜、铝期货的指定交割品牌制度,目前初步设定的20多个交割品牌都是国内知名钢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名牌产品。这定将有利于期货市场参与者和钢材使用企业对这些名牌产品的认知度、扩大这些产品的销量和市场份额。而交割品牌的指定是一个不终止的过程,交易所可以不断地把符合条件的品牌纳入交割品牌,不断促进名牌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同时加快质量差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淘汰速度,推动钢铁工业集中度的提高。
谋求全球定价权
《中国投资》:中国在许多原材料定价方面缺少话语权,此次国际铁矿石价格飞涨更是给中国钢铁带来严重影响。推出钢铁期货,对于我国争夺钢材定价权有何益处?
高竹:作为世界上诸多大宗原材料的最大买家,中国在原材料定价方面却严重缺少话语权,造成了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只要中国参与购买市场价格就迅速提高、而中国需求降低市场价格就开始回落的局面。2008年,进口铁矿石将涨价65%以上。痛定思痛,我们应该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思考争夺商品定价权问题。
商品定价是商品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目前国际上大宗商品的现货交易价格基本上是根据期货市场的价格来制定的。而商品全球定价中心的地位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现货市场的发达程度是相匹配的,并给其所在国或地区的该种商品的生产和贸易带来巨大的优势,使生产和贸易商能够没有障碍地充分利用商品期货市场的定价、避险等功能、及时获得商品生产以及现货和期货交易等各方面的信息。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之于美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纽约商品交易所之于美国石油生产和贸易、伦敦金属交易所之于欧洲的有色金属贸易。
而没有成熟的商品期货市场国家的企业,在利用国外的期货市场时,则会有种种的不便,甚至面临巨大的风险,因为国外期货市场的规则制订与信息披露均掌握在国际投资者手中。如著名的株冶事件,株州冶炼厂因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锌空头头寸暴露而被逼仓,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近年的中航油事件、国储铜事件等等,均是因为利用别国的全球定价中心而蒙受重大损失。因此,可以说,一个有影响的商品期货市场,一个商品全球定价中心的地位,就是一种定价权。
截至目前,我国3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都是在国外期货市场已有品种的基础上开发的,从有关企业的参与度到市场的流动性远不能与国外同类市场相比,并且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相当有限,更谈不上全球定价中心的地位。然而,钢材期货则不同。如前所述,世界其他产钢国国内钢铁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不适宜推出钢材期货。但为了争取国际钢铁定价权,近年来,国外期货交易所也加快了钢材期货的推出步伐,印度、日本分别推出了钢平板、钢条与废钢期货,伦敦金属交易所今年4月正式推出钢坯期货。而我国钢材市场是一个竞争十分充分的市场。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经过两年多的自主研发,业已设计出最符合市场需求的钢材期货合约。因此,中国推出钢材期货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我国若此时推出钢材期货,将具备不可多得的先发优势。机会稍纵即逝,我们不能把钢材定价权拱手让人,而应抛开局部的、狭隘的个体或行业利益,从全局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尽快推出钢材期货,把钢材定价权牢牢把握在手中。
汲取前车之鉴
《中国投资》: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曾经推出过钢铁期货,但最终因为缺乏规范发展而被关闭。现阶段再推出钢铁期货,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高竹:回顾历史,我国是最早推出钢材期货的国家。1993-1994年中国先后有6家交易所推出了6.5mm线材期货交易,但当时由于期货市场处于初创阶段,缺乏统一的期货法规和有效监管措施,各个交易所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放松监管,导致线材期货交易投机过度,扰乱了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最终被关闭。
而如今的期货行业今非昔比。在经历了14年多的发展之后,中国期货市场无论从制度建设、经验积累还是人才储备上都有了质的飞跃。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进入规范发展阶段,成为一个完整的期货市场组织体系,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期货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人才队伍,市场监管体系已非常完善,风险防范能力大大加强,期货市场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稳定市场的功能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尤其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铝期货,为铜、铝生产及相关行业所广泛接受。期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期货市场已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在这个大的行业背景下推出钢材期货,钢材期货市场一定能够稳步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目前是我国推出钢材期货最佳时机,我们要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果断推出钢材期货,从螺纹钢、盘条开始,逐步发展热轧卷板、钢坯及其他钢材期货系列品种。让钢铁生产、贸易和使用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多一条腿走路,让政府在经济调节过程中多一条渠道引导,让钢铁工业及其上下游产业健康、协调地发展,让中国拥有大宗商品的全球定价中心,让我们在国际经济对话中拥有掷地有声的话语权。
国外已经上市的钢材期货
1.印度钢材期货交易
2004年3月,印度多种商品交易所(Multi Commodity Exchan ge,MCX)推出了全球第一份钢材期货。MCX的钢材期货合约分为两类:钢平板期货和钢条期货。钢平板主要用于制造汽车外壳、易拉罐等产品;钢条则主要用于机械工具等产品的制造。
MCX的钢材期货交易并不活跃,持仓量和交易量都不大,价格波动幅度却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印度钢材的消费相对较少,企业套期保值的愿望不够强。
2.日本废钢期货交易
2005年10月11日,废钢铁期货合约正式在日本中部商品交易所(C?COM)上市交易,这是全球第一个废钢铁期货合约。日本之所以推出废钢期货而不是钢材期货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钢材产品层次多样,形成一个钢材期货的统一标准很难,而废钢这样的供应原料产品层次很少,标准统一起来相对容易,所以推出废钢期货是日本抓住定价权,规避价格风险的最佳选择。
3.英国钢坯期货交易
2008年2月25日,伦敦金属交易所开始正式通过其电子交易系统进行地中海和远东地区的钢坯期货合同交易,大厅叫喊交易从4月28日开始而且第一批合约的交割日定在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