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第一之争”:10年后再续?
近日,万家乐在全国大量散发“万家乐销量与销售额双获第一”的宣传文章,并在全国不少卖场打出宣传其“第一”的横幅,引起中国热水器行业的纷纷议论。这就像1999年年初两万之争的“翻版”,不过当时是燃气热水器新秀万和被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心颁发了一份“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荣誉证书,当即遭到一直“以老大自居”的万家乐的强烈反对,双方在全国媒体大打口水战,此次“证书事件”拉开了两万之争的序幕,也直接导致了1999年国家13个部委联合发文,明令禁止全国企业搞“商业排名”。此后万和与万家乐在“谁是第一?”的问题上悄然收敛,万家乐前总经理潘泽明跳槽到康宝之后,两万开始从“销量争第一”转向“技术争第一”,很好地带动了中国燃气热水器行业的快速发展。
2008年4月,两万再度上演了“第一之争”,打着“国家统计局”名义的“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这个机构给万家乐提供了“行业第一”的调查报告,其证书还赫然出现在不少零售商场,这个机构宣称“仅仅万家乐一家企业的市场销售份额就高达23.41%,也是市场销量和销售金额两项指标均超过20%的唯一一家企业”,然而,据中怡康市场调研公司的调查数据表明:2007年度万和燃气热水器的市场份额在21%以上,而万家乐的市场份额接近18%,老大万和领先老二万家乐3个百分点。 多个调查结论的不一致,直接导致了两万重回10年前的“第一之争”,而挑战者则由昔日的万和变为今日的万家乐,万家乐显然是希望在全行业节能标志推行的产业更新之际重新从万和手中夺回“第一”的行业地位。有趣的是,两次“两万之争”均是有机构打着“国家统计局”的名义发布“行业第一”的报告而起的,而国家统计局方面对此拒绝解释与评价。
冷凝式热水器:第一台的悲喜剧?
在此之前,万和与万家乐还展开了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第一之争”。2005年7月,万家乐曾在顺德仙泉酒店召开了“中国第一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诞生”的新闻发布会,随后万和对此提出质疑,对外出具了广东省科技厅(粤)科鉴字【2001】第169号鉴定证书,该证书称:万和的冷凝换热段及自导流冷凝水技术在燃气热水器的工业生产应用上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到底谁才是第一,此事令业内外一时如坠云雾。
据了解,2001年,国内第一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就已在万和诞生,但是当时制造成本较高,热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万和仅将冷凝技术作为一项技术储备,没有形成批量生产,再加之当时热水器行业所亟需解决的是安全问题,全行业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禁直推强”运动,“冷凝换热技术”所解决的节能问题一直没有成为消费热点,直到2005年节能开始成为社会热点,万和才适时地大规模推出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由于万和冷凝技术课题有两个成员去了万家乐,所以万家乐随后也基本掌握了冷凝技术。
两万冷凝技术的“第一之争”甫一爆发,随即开始了热效率的大比拼,从万家乐最初的95%、万和最初的99%,节节攀升,你追我赶,最终在万和推出热效率达107%的冷凝热水器之后才告一段落。不过,两万的冷凝热水器之争,倒也客观上大大推进了中国热水器行业的技术发展。
纳税比赛:万和比万家乐多一倍?
记者从佛山顺德税务部门了解到,万和燃气具去年的纳税总额是5000多万元,万家乐燃气具是2500多万元,万和比万家乐多一倍左右!“广州市知名的会计与法律专家刘祥能博士认为:在产品成本与单价及纯利润率十分相近的前提下,如果纳税少的企业销量反而大,那就说明要么是销量数字造假,要么就有偷税漏税之嫌,二者必居其一,执法部门理当深入调查。
谈到税收,同在顺德的格兰仕、美的和海信科龙等家电业内人士认为:税收数据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出销量,但却是检验企业在销量宣传方面是否存在虚夸成分的硬性参考指标,同时也是企业经营效益的真实体现。
纵观10年“两万之争”,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尤其是家电企业竞争史的一个缩影,从比销量、到比技术、比经营效益,企业正是在经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中,逐步走向成熟。但最近,有企业又重回销量比拼的老路,是开历史倒车,还是竞争阶段的轮回?这不得不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