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网讯)“水磨沟的芹菜巴海的笋,康家庄的黄瓜鲜又嫩”。这不是童谣,而是蔬菜批发商总结归纳并相互传递的乌苏市蔬菜一村一品的种植特色。
乌苏与奎屯、独山子三地被称为金三角,发展蔬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市郊八十四户乡等乡镇的农民也有种菜的传统。过去这里农民种菜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小打小闹不敢多种。随着形势的发展,“一家八分地,种有五种菜”的生产方式既不适应市场需求,也阻碍了规模生产。根据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乌苏市在种植业产业化区域布局中将八十四户乡、夹河子乡确定为绿色蔬菜生产区,鼓励农民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特色,争创品牌。
为此,当地政府在技术推广上给予农民大力支持,引导农民走一村一品路子。市里派出3名科技特派员长年蹲点指导,一名高级农艺师前往山东寿光引来6个新品种;在两个乡培养出170户科技示范户,组建了蔬菜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已有协会会员792户;“巴海”牌无公害蔬菜商标也注册成功。在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市里投资在八十四户乡建立检测站,每周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农户。市里还规定,在菜地周边,不得种植常使用农药的作物。
记者在巴海村见到了正在地里实验滴灌的村民黄沂珍。她告诉我们,村民过去种菜跟着感觉走,为了保险要种几个品种。我们也不愿意这样种,不但哪样都种不好,而且菜商一筐筐地收购也嫌麻烦。现在我们村的当家菜是莴笋,平均每户6亩多。品种少了就有精力管好,一亩收入有5000多元;乌鲁木齐市北园春市场里的莴笋大部分是我们供应的。
目前,八十四户乡、夹河子乡像巴海村这样在蔬菜种植上形成一村一品的村已有22个。旺季时,每天有50吨鲜菜运往乌鲁木齐、奎屯、独山子、克拉玛依、伊犁等地。来自奎屯的蔬菜批发商张先生说,过去来这里进菜,一种菜要跑几个村,量少的村就不去了。现在好了,哪个村是啥菜都很清楚,这对产销双方都有利。
市科技局局长李学斌对记者说,现在形成一村一品的花色品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根据市场需求和病虫害情况随时调整。产品有变化,但一个村形成一两个主打产品的战略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