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对于南北疆各地的农民来说牞现阶段最理想的住宅应该包括相对宽敞的住房,还有能种几畦蔬菜、若干棵果树的庭院。要是还有余地的话,最好能再建一座半大不小的暖圈,以便养几头奶牛,或者一小群一天到晚“咩咩”叫的羊。当然,门前要是有一条渠道就更好了,那样的话不但浇庭院方便了,而且空闲时一家人坐在家门口,听着渠水“哗啦啦”唱歌,心情该有多么舒畅!
上述乡村住宅理想对于现阶段的南北疆农民是不是遥不可及?恐怕未必,洛浦县山普鲁乡在新农村建设中逐步落实的“整村推进”战略,就正在向这个目标靠近。
(新疆日报网讯)布谷鸟短促的叫声回荡在整个村子上空。春天近了,靠近渠沟的柳树枝条被充足的汁液涨得鼓鼓的,再过十天半个月,枝条上每个嫩芽都会争相冒出新的叶片。
阿不都吉力力·吾甫力海日和老伴把木床搬到了庭院里的葡萄架下,老两口白天大多数时间都半卧在铺着厚厚褥子的木床上,一边享受春天的阳光,一边看着门外的风景。
“外面空气新鲜,太阳也不错,对身体好。”穿一件黑色大衣,胡子黑白掺杂的阿不都吉力力对记者说。
阿不都吉力力今年74岁,家里有8亩地,除了小麦和棉花,还种了2.7亩核桃。去年他家光核桃收入就达5000元。另外他家还有30多只羊,1头牛,日子总体上还过得去。
变化最大的还数住房。阿不都吉力力原来住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土块房,尽管间数不少,可是遇到刮风下雨,屋里不是落土就是漏雨,简直不像样子。可是那年头村里家家户户都住一样的土块房,没有对比,各自心里也就不觉得什么了。
2006年,借助国家抗震安居房政策,阿不都吉力力也住进了砖木结构的新房,家里通了电,通了自来水,还修了沼气池。
“沼气池我们以前可没见过,做饭不用烧柴火,实在太方便了。”阿不都吉力力说,早先村里的农民烧柴得到很远的戈壁滩去砍,然后再用毛驴车拉回来,一来一回就得4天时间。后来改烧煤了,可是和田当地煤炭资源有限,每吨煤最高卖过700元,很多农民负担不起。有了沼气,农民做饭就不发愁了。
后院新修的牲畜暖圈也让阿不都吉力力赞叹不已。谁能想到牛羊也能住进冬暖夏凉的房子?那样的暖圈,简直就是农民的“小银行”!
阿不都吉力力的老伴还在后院养了10只鸡,其中8只是母鸡,下的蛋老两口自己吃绰绰有余。
为了让新家更像家的样子,阿不都吉力力还在院子里搭起了葡萄架,栽种了几棵和田当地的红葡萄。庭院空地则种了8棵巴旦木树。开春以后,阿不都吉力力和老伴还会在果树中间套种些白菜、西红柿之类的蔬菜,那样就用不着到巴扎上买菜了。
家里甚至还修了水冲式厕所。不过去年冬天和田比较冷,阿不都吉力力家厕所的水管被冻坏了,抽空还得请人来修。
记者注意到靠墙的地方立着地毯架。阿不都吉力力解释那是政府用扶贫资金给买的,2007年老伴古罕尼莎用空闲时间织了4张地毯,其中两张已经卖掉了,每张卖了2500元。
阿不都吉力力对他目前的生活相当满意。他谈到如今国家不但不收农业税,还给农民钱(各种惠农政策)牞农民种小麦每亩地能获得10元良种补贴等。
柏油路修到农民家门口来了。阿不都吉力力和老伴每天坐在院子里,就能看到门外村民骑着摩托车来来去去。有了柏油路,农村班车也多起来了,从他所在的加依艾日克村到乡里坐班车只需5角钱,到县城也只需1.5元……
从阿不都吉力力家出来,记者沿着村里的柏油路随意走进了一户村民的家。这家主人的女儿叫坎拜尼莎汗牞她家的抗震安居房也是2006年8月建成的。那以后,坎拜尼莎汗的父母在前院搭起了葡萄架,后院则建了暖圈。暖圈里除了饲养牛羊,她父亲还在屋檐下吊了一排柳条筐当鸽子窝,养了一大群鸽子。
因为我们的惊扰,鸽子们扑棱棱飞起来了,扬起了一阵尘土。倒是一只芦花公鸡和一只黑羽毛的母鸡做出见多识广的样子,继续在暖圈地上啄食牛羊嘴边掉落的玉米粒。
后院空地上还有15棵老杏树,枝条长得有些凌乱,不过只需稍加修剪,再施些牛羊粪,夏天定能结出一树黄灿灿的果实。
我们左看右看的时候,坎拜尼莎汗始终双手飞快地在织地毯。需要回答问题的时候,她才偏转身体,睁大一双杏眼和我们说话。交谈中我们知道,坎拜尼莎汗和父母、弟弟住在一起,搬到新房之前,家里的旧房子也是又矮又黑。
山普鲁乡的领导告诉记者,全乡6200户农民,截至今年3月已经有4500户完成了抗震安居房建设。为了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同时为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创造条件,在地、县两级的统一部署下,山普鲁乡从2006年以来选择部分行政村开展“整村推进”试点:农民除了建抗震安居房能得到国家补助外,建设沼气池、暖圈、修围墙同样能得到数额不等的资助。目前全乡25个行政村中的8个村已经初步完成了“整村推进”工作,下一步就是完善的问题了。
洛浦县一位主要领导也谈到,2008年,县里计划给包括加依艾日克村在内的所有“整村推进”的试点村各打一口机井,让渠水从家家门前流过,确保每家每户庭院种植的果树、葡萄、蔬菜都能浇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