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网讯)库车县老城区的百年民居是典型的维吾尔族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许多都成了危房。去年以来,库车县投资维修复原,如今它已成为库车县旅游的新景观。这是该县全力打造龟兹文化旅游圈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库车县通过加大旅游开发投入、与周边地区合作等举措构建龟兹文化旅游名城。目前,以库车县为中心,以克孜尔千佛洞、天山神秘大峡谷为龙头,辐射周边县市乃至南疆地区的龟兹文化旅游圈初现端倪。
库车县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旅游资源,曾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重要中转枢纽、龟兹古国的发祥地;县域内及周边有包括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千佛洞、苏巴什古城等国家级、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还有沙漠、雪峰、森林、草原等自然奇观。为尽快使这里成为中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把旅游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近年来,库车县一方面加强规划和基础建设投入,一方面和周边县市展开合作牞先后投入3亿多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民俗旅游一条街,开辟了从龟兹古都,途经热斯坦清真寺、库车大寺、清代古城墙到库车王府的旅游环线;同时还启动了对库车县老城区古民居的维修复原工程。
过去,同属古龟兹文化地域的库车周边县在旅游发展中交流合作很少,使本来分散的旅游景点没有发挥整体效应。2005年,库车县率先提出旅游资源共享、共同打造龟兹文化大旅游圈的发展思路,并按照“政府牵头、企业运作、联合促销、共同发展”的市场开发机制,举办了龟兹文化研讨会,成立了龟兹学会,全面挖掘整理龟兹文化。同时,还举办龟兹文化旅游艺术节、库车白杏节,向来库车的游客介绍其他县市的特色景观,并帮助其他县市争取旅游投资项目,使这一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始得以共享。
目前,龟兹文化旅游圈已逐步成为南疆旅游的品牌。去年库车县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亿元。
记者感言
打破界限共享资源
库车县在发展旅游产业中,打破地域界限,和周边地区同推一个品牌、共享一种资源,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基于历史文化民俗等多方原因,区域间旅游景观相似、风情文化相通是我区不少地方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受地域、行政区划等因素制约,各地在旅游发展中各打各的牌、各做各的文章,分散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库车县的做法告诉我们,和发展经济一样,旅游业要实现大发展也需要打破地域、区域界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样,我区旅游文化才能健康发展,旅游产业才能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