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物流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在这个方面,殷总认为信息化在企业的初期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很大的帮助,它只能优化企业运作的流程。只有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信息化才能为企业的人力及资源成本控制等方面带来好处。例如现在物流业中运用的比较多的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中,运输管理系统主要是资源的编排。领鲜物流在没有运用信息化的时候,采取的是人工调度的方式。如果有新的网点,负责调度的人员会安排相关事宜。但是随着路线及每个网点订单的不断变化,人工调度常常会出现一些路线出现空载,而一些路线供不应求的现象。信息化便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现在,在信息化的管理下,领鲜物流一共配备了200余辆冷藏车,每天平均车次2次,这样12个小时内便可以完成上海6000多家网点的配送。随着企业订单量的增长,信息化对成本节约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国内的物流企业主要是各自为战,利益为辅。在整合资源、扩大规模的问题上,殷总认为物流业是重资产的产业,物流企业要有自己的仓储资源及车辆资源,信息化资源等,否则即使达到了一定规模也很难持续下去。企业要扩大规模主要有两种途经。第一种是资本效应。通过银行贷款、上市、基金等募集资金来扩大企业规模。第二种是企业兼并,通过兼并其他企业来扩大自己的规模。目前中国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加盟,就是一个公司挂靠到另一个公司下面。但是这样有一个弊端:不利于管理,导致客户接受到的服务质量不稳定。物流行业有一个特点,就是管理层人员的素质往往很高,而运作层人员的素质比较低,工作比较机械,很少有人会考虑到优化服务等方面。这就需要企业文化灌输及流程的设定等来规范他们的服务。现在中国私营的个体承运商很多,如果物流企业只是以简单的大鱼吃小鱼的方式让他们加盟进来,并不是所谓的整合。整合是需要把这些个体承运商改进升级,融入到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来,否则难以保证他们的服务质量。另外,中国的法律法规在这方面也比较薄弱,使现在中国的物流市场繁荣却比较无序。
殷总表示对于冷链物流业,有关政府需要调整和建立一些法律法规来保证食品在末端网点的质量保证。冷链物流从生产到客户的整个过程都在冷藏的环境下进行。虽然领先物流在生产及运输的过程中都可以保证在冷藏状态下,问题是在末端的网点往往是敞开式的,往往只是一个冷藏柜,而且由于冷链成本比较高,导致一些末端甚至放弃冷链的使用。此外,政府提倡节能,比如上海夏天温度是控制在26度,对于末端网点来说把冷藏柜温度降低到0-4度便过于低了。因此,冷链物流业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