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帽子  祝永亮  136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资源 » 正文

富蕴:专业合作社架起致富桥 福海:农牧民瞄上城里人餐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03  浏览次数:104
核心提示:     (新疆日报网讯)去年富蕴县喀拉布勒根乡的花芸豆获得丰收,所有种植户都不担心销售问题。“从种植、
    (新疆日报网讯)去年富蕴县喀拉布勒根乡的花芸豆获得丰收,所有种植户都不担心销售问题。“从种植、收购到销售都有合作社帮忙,价格有保障,销路不发愁。”喀拉布勒根乡农民王生国说。
  为了保证种花芸豆能让农民增收,喀拉布勒根乡花芸豆合作社组织种植户统一销售。由合作社出面与外地收购商商定价格,价格不合适时种植户不出手。与此同时,花芸豆合作社还为会员提供种植、施肥、用药、销售一条龙服务,现已发展会员20户,种植面积1000亩。“现在花芸豆价格好,每公斤卖到七块五,有了合作社,再不用担心被压级压价了。”喀拉苏村农民陈宝说。他现在种花芸豆每亩收入能达到1000元。
  依托光热水土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杜热乡大力推动牛羊育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使养殖大户通过专业合作组织这一载体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乡政府牵头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育肥协会,30户育肥大户今年育肥牲畜2万头(只)。
  杜热乡育肥协会成立后,把农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结合在一起。育肥协会按照“企业拉动,政府推动,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原则,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协会实行“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养殖,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育肥效益和产品品质,推动养殖业发展。
  目前,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有29个,覆盖了全县农牧产业。这些合作组织不但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还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增强了当地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为农民搭起了致富的桥梁。
  本报福海1月1日讯记者陈晨、通讯员庄晓颇报道:新年伊始,农牧民正在盘点上年的收益。福海县阿尔达乡干河子一村村民温桂秋、贾明霞夫妇却忙着为明年的收成提前做准备。
  去年12月22日,外面寒风刺骨,但温桂秋家的蔬菜大棚里却是果蔬青翠。夫妻俩正忙着整理油白菜。他们说,现在大棚里种的都是反季节蔬菜,到元旦、春节前就可以上市了。
  1998年温桂秋就利用地处城郊的优势,打起了城里人的主意,建起了村里的第一座蔬菜大棚,当年即获纯利润1.5万元。几年下来,他家已建成了五座蔬菜大棚,年收入5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5户农民也都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建起了大棚。据了解,全县已建成蔬菜大棚200多座,有上百户农牧民通过种植走上了致富路。
  这边温桂秋忙着种大棚,同样地处城郊的解特阿热勒乡阿勒巴玛克村的仇世良,这几天正忙着给果树埋土。今年他种的5亩苹果、1亩葡萄获得丰收,全部销售一空,收入1万多元。
  阿尔达乡干河子二村杨志玉养鹌鹑在全县有名,销售到阿勒泰周边各县市和克拉玛依、石河子等地,他也因此富了起来。
  近几年来,这个县引导农牧民立足地缘优势,瞄上城里人家的餐桌,建成了以大棚蔬菜、菌类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200多亩;以枸杞、蟠桃、葡萄等林果业为主的庭院经济示范村发展到7个;以鸡、鸭、鹅、鹌鹑饲养为主的特色养殖村有2个。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像温桂秋、仇世良、杨志玉一样通过为城里人服务,使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