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东天山将哈密地区分隔为南北两部分:南麓人烟稠密、光热充足、果园遍布;北麓草色青青、牛羊肥壮、牧歌悠扬。山南山北截然不同的地理、气候、人文条件,决定了哈密地区农牧业生产布局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地方的发展模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哈密地区就提出了“南园北牧”这一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思路,也就是山南侧重发展设施农业和红枣、葡萄等,山北主攻畜牧业,减少粮食作物面积,扩大饲草料种植。随着时间的推移,哈密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对“南园北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园”和“牧”的概念更加清晰,内涵大大丰富。
“山南光热条件好,发展特色农业成本低,但水资源严重短缺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哈密地委书记郭连山进一步谈到:“山南在确定种植业结构时,除了考虑比较效益,还必须选择低耗水作物,尽可能兼顾高效能和低耗水这两条原则。”
哈密行署主管农业的副专员魏天哲也谈到了“万元产值耗水”这个概念。“进入盛果期的大枣亩产值在5000元以上,灌溉定额600立方米左右;温室蔬菜效益更高,灌溉定额300立方米左右;可是常规灌溉的棉花和小麦亩灌溉定额都在800立方米以上,效益远远赶不上红枣和大棚蔬菜。”
“葡萄比红枣效益高,但葡萄更耗水。”哈密地区农业局副局长辛玉成也谈到:“对于哈密的农民来说,除了强调什么‘来钱种什么’,还必须倡导‘什么节水种什么’”。
哈密棉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种植,九十年代逐渐形成规模。最高年份棉花面积达到25万亩。通过逐年调减,次宜棉区棉花让位于红枣、温室蔬菜等,目前全地区棉花20万亩,最终的目标是稳定在10万亩左右。同时通过推广膜下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使棉花也成为“高效益、低耗水”作物。
“哈密大枣”是新疆叫响的第一个红枣品牌,目前全地区红枣面积达到13.8万亩。为了鼓励农民种植红枣,哈密地区从2007年起加大扶持力度:新定植枣树第一年补助200元,第二年150元,第三年100元。
枣树苗圃曾经是哈密红枣产业一条“短腿”,全地区每年从外地调进枣苗数百万株,由于路途遥远,品种纯度、成活率都得不到保证。去年以来,在广东省大力支持下,哈密地、市两级投入1500万元资金,新建了1600亩红枣苗圃。“再过两年,哈密的枣苗就可以实现自给了。”哈密地区林业局副局长任光明表示。
现有的枣园则主要通过增加有效株数、加强修剪、施肥等管理措施,提高大枣产量和品质。“哈密大枣的亩效益完全可以达到5000~8000元,关键是管理措施到位。”任光明副局长还说:“一级大枣每公斤售价120元,一个红枣就能卖2~3元呢!”
哈密是哈密瓜的故乡。有意思的是,哈密瓜并不仅仅产自地处山南,拥有“贡瓜园”的哈密市,山北的伊吾、巴里坤同样出产优质哈密瓜。“南园北牧”的大体格局,因为长长的哈密瓜藤蔓,界限一时竟变得有些模糊。区别在于,哈密市大南湖一带产的是早熟瓜,山北的伊吾淖毛湖、巴里坤三塘湖产的是中晚熟哈密瓜。如此一来,早、中、晚不同节气上市的哈密瓜都齐备了。
值得提到的是,伊吾淖毛湖5万多亩晚熟哈密瓜,今年90%左右实行统一包装,统一打“天山蜜王”品牌,其中1万多件还远销日本。
设施农业前几年全地区不过2400座,目前增加到8600多座。为了扶持这项富民产业,哈密地区这几年凡是集中连片建设的蔬菜基地,道路、电力、机井等基础设施都由地方政府统一配套。农民自建蔬菜大棚,除了乡镇干部提供贷款担保,每座大棚还可以获得1000元补助。
为了使设施农业迅速形成规模,带动农民增收,2006年,哈密市多方筹资3000多万元,在二堡镇一片弃荒地上建起了900多座蔬菜大棚。与此同时,市里组建了恒顺公司,由公司将统一建好的蔬菜大棚低价租赁给二堡镇以及周边其他乡镇的农民。恒顺公司下属的技术服务部负责为菜农提供大棚管理和蔬菜种植相关技术。基地生产的各种蔬菜主要销往乌鲁木齐北园村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
从一年多的运作情况看,二堡基地堪称哈密地区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发展设施农业的一个成功典范。
山北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这两年引进了一家麦芽加工企业和一家淀粉加工企业。于是数万亩大麦和土豆就在这个以往几乎清一色种植小麦的牧业县生长起来了。随着企业加工规模扩大,预计今后几年土豆、大麦等适宜巴里坤凉爽气候,且有助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的作物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范围。
关注过哈密地区的种植业,我们将目光转向那里的养殖业。哈密地区天然草场620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5800万亩。拥有如此广阔的低成本草地资源,哈密地区能把牧业这篇文章做多大呢?我们了解到,为了打破草原畜牧业长期徘徊状态,哈密地委、行署确立了“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并且从改善草地生态,发展现代畜牧业角度出发,制定了“压粮减棉,增经扩草”、“以大(畜)换小(畜)”等重要举措。具体地说,就是扩大人工草料地面积,重点发展适宜舍饲、不增加草场压力的奶牛和生猪。
据哈密地区畜牧兽医局负责人介绍,全地区现有良种奶牛1.009万头,其中2007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荷斯坦奶牛3114头,当年自繁自育2639头。此外全地区饲养20头以上奶牛的牛场30家,5头以上奶牛的农户122家。
从赶着土种牛羊漫山遍野放牧,到按照科学管理要求饲养良种奶牛,对于普通农牧民来说,从前一种经营方式向后一种经营方式过渡,中间还需要翻越一座高高的、涉及观念和技能转换的“山梁”。
如何缩短“翻越”的过程?哈密地区两县一市都尝试了“托牛所”的做法,也就是由具备多年奶牛养殖和牛场管理经验的牧业公司牵头,创办规模化养牛场,然后农牧民在自愿前提下,将贷款买来的良种牛交给“托牛所”统一饲养,农牧民每两年获得一头牛犊,若干年后母牛仍然可以牵回家。牧业公司减轻了贷款压力,同时也可以通过牛奶销售和部分新生牛犊(牛一年一胎)获得应有的回报。
“托牛所”在兼顾农户和企业双方利益情况下能把奶牛养好,当地农牧民掌握奶牛饲养技术也应该没问题。哈密地区三家“托牛所”起到的正是这样一种眼见为实的示范作用。
生猪生产目前哈密地区已经形成巴里坤山南开发区和伊吾淖毛湖两大基地,其中淖毛湖不仅建成了年出栏万头规模的养猪场,而且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朝着有机食品和循环经济(猪粪是最理想的有机肥)的方向迈进。按照哈密地区畜牧部门制定的发展规划,明年全地区生猪出栏将在今年8万多头基础上增加到15万头,“十一五”末达到30万头,占畜牧业总产值45%。
牧民定居,尤其是异地搬迁方式的定居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牧民的生存环境,而且有助于缓和超载过牧带来的牧区草畜矛盾,使天然草地得以休养生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哈密地区累计搬迁牧民5700多户,建成了牙吾龙、黄土场、淖毛湖、骆驼圈子、西戈壁等7个片区37个异地搬迁开发点。
和前些年相比,这两年哈密地区的牧民对异地搬迁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报名人数往往大大超过当年各级政府计划搬迁人数。而且下山定居的牧民自己动手打土块、砌墙、修渠、整地,再也不用事事由政府代劳了。
我们拜访过几户前些年从山上搬下来的哈萨克族牧民。这些昨天还骑着马儿游牧于四季草场的“新农民”,不仅学会了给葡萄搭架子、埋墩、疏花疏果,学会了建造蜂窝状的葡萄晾房,而且家里盖起了新房、购置了拖拉机等农机具,收入和当地维吾尔族、汉族农民相差无几。
对于这部分牧民来说,从“北牧”到“南园”,经历的转折、震荡、收获的喜悦是以往多少代人想都不敢想的。
从广义上理解,“园”的概念并不局限于果园、菜园,还可以延伸到“生态家园”。2002年以来,哈密地区新增人工造林保存面积40万亩,这其中既包括数万亩红枣,还包括更多的杨树、榆树和沙枣树。
在哈密期间,我们不仅看到哈密市周边沿312国道、302省道、303省道奇迹般出现了一条条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色长廊,而且就连山北的伊吾和巴里坤,绿色也在迅速扩大:道路两侧一排排树木迎风挺立,县城附近大大小小可视山头也相继披上了绿装。
没有绿色就意味着荒芜,有绿色就有家园的感觉。哈密地区林业局副局长任光明说到,前两年刚开始动员机关干部种树,有人还发牢骚,说戈壁滩种树,肯定活不了,并且讥讽是领导搞政绩工程。现在一片片树木长起来了,成活率高达95%,人们种树的热情也提高了。今年入冬,地区林业部门还没安排各单位挖树坑,一些机关干部就按耐不住了,一个劲地问:啥时候开始分配任务?
“南园”也好,“北牧”也好,同样都离不开水的话题。农业节水方面,哈密地区干、支、斗三级渠道总长2596公里,防渗率达到95.5%。全地区已建成以滴、喷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7.69万亩,占总灌溉面积42.3%。两县一市毛灌溉定额已经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1000立方米/亩下降到650立方米/亩。
水的利用率提高了,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据哈密地区水政水资源管理中心主任田亚东介绍,这几年哈密地区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前提下,农业用水却逐步实现了“负增长”,农业灌溉单方水效益从原来0.75元提高到1.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