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期以来,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一方面,国内市场的总体估值已较高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则是对美国经济可能放缓的担忧,对此你有何看法?
游海:估值的压力确实存在。按上市公司业绩增长30%来算,明年市场的动态估值是27倍,已不算低,如果经济增长减缓、公司业绩成长低于预期,向下调整的压力确实较大;在这种心理敏感期,美国经济增长因“次按”风暴可能减缓的因素,极有可能被市场夸大。从目前的情况看,基金的仓位已较轻,基金的申购赎回情况也较乐观。事实上,在经历了巨大幅度的上涨后,市场在6000点的高位出现调整是正常的,也是良性的,但其中有相当情绪的因素,我们应当理性看待。
记者:那么,你将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
游海:我们一直强调投资稳定成长的公司,而相信短期行情是无法准确预测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即自下而上精选公司,挑选业绩可预测性强、可持续稳定增长的公司,用业绩成长抵消估值压力。具体来说,我比较看好金融、地产、消费品这些增长稳定、可预期性较强的行业。经过这一轮调整,一些品种的估值已较合理,可以逐步地买入。
记者:你一直研究周期性行业,现在有关周期性行业的分歧较大,你怎么看?
游海:很多周期性公司业绩不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而取决于产品的市场价格,有较大的波动性与不可控性。我对周期性行业始终保持敬畏之情,这类股票涨起来的确很疯,但跌起来也很可怕,2003年有色股涨到高峰,2004年宏观调控时有些股价都跌去了五分之四,电解铝跌得特别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市场太喜欢业绩翻番之类的神话,而对持续成长的公司关注不够。现在市场有一个错配,所有行业明年的估值都在30-40,消费品、金融、周期性行业的估值都一样,我认为周期性的估值应该大大低于稳定成长的公司。从种种迹象来看,现在很多周期性行业的景气可能已经开始下降了,而且其股价在大幅上涨后已远远超过本身的价值。
记者:对于基金投资者,你有何建议?
游海:从现实的情况看,中国的基金投资者还不太成熟,比如有人投资基金是想获取暴利,还有人把基金当股票来炒,频繁短线操作,这对投资者都是非常不利的。去年我们公司的招商优质成长基金的收益率为166%,而享受到这个收益率的投资者还不到5%,许多投资者算下来收益率很低,因为不停买进卖出,既花了手续费,又损失了中间的上涨空间。我们在基金销售时一直告诉投资者,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投资基金,我们希望买基金的是这两类人,一是不懂股票想投资的,一是自己懂股票但没时间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