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下旬起,本报记者先后赴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实地采访调研,就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及三省资本市场改革的最新进展作出了鲜活生动的报道。这组报道从上市公司成长与治理、证券监管与市场资源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区域经济与资本聚集、产业经济与新的利润增长点等方面,展示了三省资本市场建设的新成果,分析了三省市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颇具建设性的思想。
在湖北省,覆盖全省33%土地、51.6%人口、年GDP的61.3%的武汉“1+8”城市圈正成为中部资本聚集的主战场。这一城市圈不仅具有扎实的工业基础,而且有望迎来以“国家新型城市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载体的重大机遇。被称为“湖北模式”的武汉光谷产权交易市场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肯定,并将于今年内向京津沪渝四大产权交易所推广。湖北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并购重组潮”结出了丰硕果实。
在湖南省,原本工业基础原本并不发达的省会长沙市,正跃升起一个由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三家上市公司领街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其势头直逼行业龙头老大徐工集团。长沙已成为全国工程机械聚集度最高的城市。湖南省不仅紧紧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建立了由11部门参与的,以推动省内企业发行上市为目标的联席会议制度,而且认真部署上市公司专项治理行动,切实介入辖区内上市公司的治理工作,努力探索新的监管方式。
在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正成为各家银行的“幸运福地”,各银行分号几乎是设立一家火爆一家,主要业务指标都在各自系统内位居前列。这一现象被称为“郑州现象”。在国内期货业有着“活历史”之称的郑州商品交易所,大力推动新品种上市,市场交易额显著提高。不仅带动郑州期货市场走出了持续多年的低谷,而且引发了外围资金回流“郑州圈”的热潮。针对省内上市公司规模与全省整体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现状,河南省实施了“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程”,提出力争2010年全省上市公司达到100家左右的目标,并且正在积极落实。
这组报道的“亮点”还不止这些,如火如荼的中部经济生活所承载的改革力量、转型进程、行业机会都在报道中有所体现。中部崛起正展现出的特有“资本魅力”。
可以预料,随着“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落实,中部地区优势资源的投资价值将通过资本市场得以发现;而当“中部崛起”的资源吸纳效应放大之际,中部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资产结构以及资产质量都有可能面临新的较大变化。
放眼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巨大变化和飞跃都离不开中央政府重大经济战略决策的部署和实施。国家重大经济战略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生命线。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及加快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促使东部省份的上市资源聚集到证券市场;实施节能降耗减排战略,促进了上市公司更多地参与环保和新材料产业;2008年奥运会以及2010年世博会,激发了这两大主题板块上市公司的价值发掘。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落实,也已经引发并且将继续引发新的投资机会。
中部地区包括安徽、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六省。这组报道主要报道了其中的三个省份,对安徽、山西、江西的报道将适时推出。中部崛起以及中部崛起带来的资本市场发展机遇,作为广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报将持续予以关注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