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是在2002年立项开展的,其目的是针对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充分利用北京地区医学与信息技术密集的优势,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计算技术交融,全面采集临床诊疗信息,通过海量数据综合集成分析,开展中医药临床诊疗规律、临床疗效评价和老中医经验继承的研究。
在历时4年的研究中,北京地区20多家多学科研究部门的200余位专家,以目前制约中医药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临床评价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信息、数据仓库及商业智能、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等技术,借鉴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理念,针对中风、冠心病、糖尿病,以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继承为载体,以中医药学科规范化术语等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了中医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该系统由“医疗业务平台”、“数据管理平台”和“临床数据研究平台”构成,解决了在不干扰中医辨证论治临床实践的前提下,对临床信息进行全面、系统地采集、存储、融合与分析研究,从海量复杂数据中发现和总结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规律,选择临床辨证论治方法,评价临床诊治效果,总结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等问题,从而架起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高速路”。
据悉,该项研究已利用其建立的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诊治观察了两万多名患者,总结了北京地区22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形成了基于临床实践的三种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使项目组提出的“以人为中心,以临床事实(数据)为导向,以假说与模型为驱动,将临床研究与计算机模拟研究相交替,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中医临床研究模式”得到了初步验证,且在国家“973”项目——“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病症结合的中介-‘症’的分类规律研究”、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的中风等疾病中医药临床诊疗研究、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一体化技术平台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以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51510工程”中被普遍采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验收组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立意新颖、设计合理、技术路线清晰。研究所完成的中医临床标准术语集、高度结构化数据采集系统与中医临床数据仓库等技术含量高,临床实用性强。该系统建立了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与传承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形成了基于临床诊疗实际制定的三大疾病综合治疗方案,并对病症规律、诊疗效果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为构建中医临床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 下一篇:医药行业:景气向好趋势明朗
- 上一篇:美研究报告:一种新药具有更好的抗凝血效果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