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韶峰位于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江口村,由湖南韶峰水泥集团和湖南湘维白杨水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该项目建设近期总投资 2.3 亿元,远期总投资近5亿元。年产优质高标号水泥120-240万吨,年耗工业废渣、粉煤灰达 50-100万吨,年产值将达到 3.3 -7亿元。
谈起大龙韶峰落户玉屏,宁凯林记忆犹新。大龙韶峰原本选址于湖南省怀化市,已列入了湖南省西部十一五规划项目。2004年6月,宁凯林到玉屏出差,对玉屏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矿产、电力资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去后即与公司的股东们进行了商讨,认为改址玉屏,会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股东们心存疑虑,在宁凯林组织他们来玉考察,并跟贵州省、地、县招商部门进行了接触后,大家一致认为,玉屏的投资环境好、政策优惠多、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最终,大龙韶峰得以落户玉屏。
创业伊始,大龙韶峰就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厂房是由国家甲级设计单位——武汉建材设计研究院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工艺精心设计的。生产线是目前国内水泥生产工艺、设备最先进的2×2500T/D熟料新型干法工艺生产线。
打造湘黔边区“水泥航母”是大龙韶峰的奋斗目标。宁凯林告诉笔者,韶峰第一期工程2500T/D熟料新型干法工艺生产线投入资金将近2亿元,于今年7月全面启动,全国一流设计院——南京设计院为该生产线进行了专门量身设计,预计2008年5月全线投入生产;今年7月13日至15日公司在铜仁举行了主机设备招标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家知名企业,应邀参加,公司选定了技术力量强,工艺先进,服务优良的企业提供设备,目前,第一批设备已全部进入厂房,并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2008年5月投产。第二期2500T/D熟料新型干法工艺生产线,预计2010年初建成并投入生产。工程完工后,将形成生产规模能力达240万吨的现代化新型水泥工业基地,可实现产值约7亿元,为国家和地方创造税收约1亿元,消耗工业废渣近100万吨,运输费用每年大约需要支付1.6亿元,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值约2亿元。将是贵州东部和湖南西部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基地,湘黔边区无可争议的“水泥航母”。
人才资源是打造“水泥航母”能否成功的关键。据了解,大龙韶峰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建设优秀的人才队伍,宁凯林不惜重金聘请了水泥行业的知深专家、工程师以及优秀的管理人员来公司工作,不仅给予较高的报酬,还给他们分配了两室一厅的房子,里面生活设施和用品一应俱全;普通员工也可以免费住在公司公寓里,公司还为员工购买了工伤和意外保险,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管理机制也是打造“水泥航母”的关键因素。宁凯林成天思考的是让每一方寸原料都发掘出金子般的价值,把投的每一分钱都迸发出增值的火花,使每名员工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他从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入手,实行了市场机制化管理,要求总经办向各部门推行了一整套承包责任制,多产多得,工资与业绩挂钩。
政府大力支持给大龙韶峰打造“水泥航母”增加了一道“保险”。据宁凯林介绍,2006年4月至今,为帮助解决公司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铜仁地区行署召开专题会议2次,玉屏自治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5次,现场办公会议2次,为公司良好的发展起到了“保险”作用。
护生态、惜资源,建设“绿色航母”。建厂初期,大龙韶峰就投入200余万元,在厂区及道路两侧实施美化绿化,努力打造生态、绿色工厂。传统水泥生产约有45%的余热通过窑头、窑尾的废气直接排放出去,既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也严重污染环境。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安装了容量为4500千瓦的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利用窑头、窑尾产生的废气余热通过低温锅炉产生蒸汽,运用汽轮机推动来发电,再把电能循环用到生产上。
扶危济困,热心地方发展。大龙韶峰落户玉屏以来,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捐赠600余吨水泥支持铜仁、玉屏、万山等周边县市的新农村建设,向玉屏慈善总会以及贫困学生捐款近万元。并吸收了当地近100余名农民进厂务工就业。
销售形势好,“水泥航母”初现端倪。据悉,自今年3月,大龙韶峰第一期工程中水泥粉磨站正式投产以来,其生产的PC32.5级和PC42.5级两种型号的水泥,均已取得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的产品质量认证,用户反应良好。目前,已生产销售水泥10多万吨,其产品主要销往铜仁地区、黔东南州、湖南怀化以及重庆秀山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