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论在线下大卖场,还是线上网购平台,各式各样的小家电产品层出不穷,正是因为其方便、新颖又小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成为各商家销售的热点。然而,无正规维修点、维修价格高,甚至无法维修等问题,成为小家电市场上普遍的难题,不少消费者认为小家电的维修根本“划不来”,干脆扔掉。事实上,小家电市场受标准缺失、利润率低等问题的影响,市场确实很不规范,消费者期待小家电能尽快走出维修难的困境。
小家电维修难,低价血拼后犯了愁
说到小家电,消费者首先想到的就是价格便宜,不仅在超市、卖场可以轻松买到,在网购平台上更比比皆是。尤其是刚刚过去的“双11”,诸如榨汁机、豆浆机、面包机、扫地机器人、挂烫机……每次都是购物节的打折爆款。
因为便宜、小巧,这些小家电每次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血拼过后,在真正的使用中,不少小家电不仅用得少,其质量更让人不敢恭维。更为关键的是,一旦质量出现问题,很难找到正规的维修点,维修难、扔了可惜,这已成为不少家庭的普遍现象。
今年“双11”期间,消费者田女士在网购平台上购买到一台榨汁机,其打折后的价位比标价要便宜一半,仅为300多元钱。然而,他们一家才刚刚使用六次,便出现断电问题,“新鲜感还没过,就不能用了,维修更是犯了难。”田女士说,正规维修点找不到,街边小维修点不敢修还价高,只能暂时扔在家里。
其实,类似田女士的案例多不胜数。前段时间,市民刘女士购买了一台酸奶机,价格不到100元,但使用一两次后,她不敢再用,因为出现了一种较为刺鼻的塑料味。后来,其查看该酸奶机的外包装才发现,该产品根本就没有3C认证标识,连牌子也是新的,听都没听过,“自己都感觉没必要去检查维修。”
小家电返修率居高,市场极不规范
走访市场及网购平台不难发现,一些超市、小商店、路边店及网店经常会出现低廉的小家电,也有一部分消费者为了贪图便宜,购买了这些廉价的小家电。不少商家就是抓住了消费者急于买到便宜小家电的这种心理,就打着“创意”、“外贸”等旗号,炒作小家电概念,将不合格的小家电的价格持续降低,骗取消费者的信任。但问到售后维修,多数商家避而不谈,只会一个劲儿地宣称“质量好”、“用得时间长”等。
“现在的小家电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一些商家就将自己的产品贴上名牌家电产品的名称,然后将价格压到很低,误导了不少消费者,欺骗了消费者,也扰乱了小家电买卖市场。”业内人士指出,买回家后,其日后的维修更是无人管,因此,规范小家电市场迫在眉睫。
其实,在我国,小家电拥有高达数千亿元的庞大市场规模,但不容忽视的是,产品质量问题正在困扰着小家电市场发展。根据京东监测的数据显示,小家电返修率已经高于大型家电的返修率。京东商城家电事业部总裁闫小兵称,京东平台每百台大家电中有1-2台返修即可视为返修率高,而小家电每百台出现的残次品概率,则要远远高于大家电的比例。
这个问题并非只是电商平台上出现的孤立事件,在官方出具的质检报告中,家用电器质量状况也令人担忧。7月中国消费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上半年消协收到的商品和服务投诉中,被投诉最多的商品类别就是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商品的数量达48000余件。
标准缺失及维修利润低,制约发展
专业人士表示,小家电之所以维修难,是政策、市场、厂商及消费者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其发展态势呈现出制造传统粗放、产品低质发展的迹象。
首先,小家电行业品类多、更新快,质检的速度常常无法紧跟产品的上市脚步。由于小家电本身技术限制较小,新产品的研发速度远高于大家电行业,基本呈现出一波潮流带动一波新产品上市的趋势。
其次,小家电生产缺乏国标的限制,造成了质量无法保证,也是造成入市门槛较低的原因。相较大型家电在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上对制造商的严格要求,小家电生产基本在此方面的投入要少很多,这也让更多的小厂商得以参与其中。然而这其中不少制造商实际上对产品的品控并不能做到保证。
第三,之所以产生小家电的售后难题比较普遍的局面,既有厂商的原因,也有来自消费者的无奈。一方面,让很多小家电生产厂商建立一个全国的维修网络,这并不现实。由于小家电的多样性也导致很多维修点找不到相对应的零件可换。另外,小家电维修的利润远远低于大家电,导致会修小家电的师傅很稀缺。此外,就是不少消费者因怕麻烦、维权难等因素影响,在小家电坏了之后如果能维修就维修,不能维修就扔掉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纵容了那些质量不过关的企业。
专业人士称,其实,厂商想要获得市场、稳固品牌,就需自发地对“高返修”问题提高重视,主动改变粗放生产模式、做好产品质量把控。在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提前布局智能家电的研发,在新的消费增长点上占领先机。
质量与智能是未来趋势
市民小李说,他家里用坏的小家电如果全部拿出来能摆满一个小桌子,有电吹风、剃须刀、加湿器等近10件,都是近两三年来购买用坏的。并不是不想修,而是感觉“划不来”,他曾经去维修点问过,要么是无配件,要么是价格高,要么就是根本找不到相应的维修点。难道小家电维修这个市场真的空缺了吗?
目前国内的小家电市场规模每年可达到数千亿元,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指标未来还将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当下已经暴露出的难题也迫在眉睫地待解决。电器产品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必须要做好品控、扶优汰劣,才能升级消费,这一点应该成为家电企业和销售平台的共同认识。
进入智能化时代后,小家电的售后维修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一些标榜智能的小家电,通常可通过APP与智能手机进行互动操作,或通过红外线遥控操作,而一旦应用或网络信号出现问题,小家电则可能出现失控、不方便启动等状况。
软件失灵不同于硬件,硬件坏了可以找相同类型的材质顶替,即使质量标准与原有的有差别。而软件或系统恢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目前,一些厂商为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它们开发的基于硬件的应用系统多不兼容,没有统一的接入标准,一旦家电软件出现问题,大多只能去原生产商处维修。
从销售平台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来看,回归关注产品质量是重新打开市场大门的重要方式。但最为关键的是,小家电厂商需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单纯被动接受来自监管部门和销售平台的压力,而应当自觉扭转忽视质量的观念,将生产高品质产品作为发展的核心和重点。
业内人士分析说,如今,小家电和大家电一样还处于智能发展初期,它们拥有部分“智慧”,但离人工智能却很远。小家电维修从之前的维修硬件升级到软件的维修,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深入,小家电维修行业的准入门槛将被提高,行业的原有经营模式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调整。这也意味着小家电智能化或能助力产业升级,将行业引入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