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目前主流的互联网+教育的主攻方向,叫做“效率导向”的互联网+教育,意义很大,造福很多;但下一步,必须思考和探求新的范式,而这,需要从教育本身说起,而非互联网技术的拼接应用。
只说其中最核心的一条:教育不只是教学,或者课程。获得学分几乎成了慕课上的单一目标,获得学位提升了修读慕课的动力,但是也引发了质疑。接受教育获得学位,是否等于修读课程获得学分的总成?大学的成绩单,是否就是大学对一个人教育的全部呈现?如果把这些课程的学分叫做“硬学分”的话,是否大学授予一个学生学位也在衡量着他修读、经验着的另一种“软学分”?而这一部分,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会是什么?
一种习惯的“老人家式”的回答,也许会是,这部分不是互联网擅长的,这也注定了校园生活在大学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也因此甚至有人预测未来的大学教育中,“硬内容”的部分,以课程为主,肯定是在线会占上风;而大学应更多打造在“育人”方面的优势,以人际体验来延续大学的生命。
我想提出一种更为颠覆性的视角来欢迎更多的批评与讨论。随着互联网原住民成为学习者/受教育者的主体,随着虚拟社群的舒适度超越现实社群,那些“生活体验”的部分,那些情境性的部分,那些人与人之间所谓的面对面的互动,真的不是互联网的胜场吗?真的还能区分出线上线下的重大分别吗?
未来的大学什么样,我的回答是,知识传授不再会是其中的主体。想想今天的互联网+教育,是否其实主要聚焦在了知识传授上?学习成效的提升是否主要寄托在了旧有的课堂形式的互联网化平移?而大学的功能曾经何时就只包括知识传授这一条。
“效率导向”的互联网+教育的路径,其实很自然。回顾第一辆汽车,像极了没有马拉的马车;第一份电子报纸只是传统报纸的电子原样呈现,连排版方式都因袭旧制。目前的慕课中,老师讲授的方式,内容编排的方式(互联网这样重视线索式求知的魂,慕课却大多数以学科编排、章节割裂)、作业考试的方式,都还是老式、旧制。脱胎于此,尚未换骨,这种“像”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路径依赖,但迟早会被颠覆、打破,而进入到“范式转移”的互联网+教育层面/阶段。所谓范式转移,就意味着不是在原来的路上跑得更快,效率更高;而是在教育理念上升级迭代,效果更佳。
什么时候发生这个“范式转移”?——我看是越来越快了,不仅是基于技术的变革,也包括社会认知的演进超越。已经有一些领头的公司在招聘时公开强调不再看你的文凭学位了;也有互联网教育平台更着重于新学习习惯的养成、社会性学习的氛围形成了;更彻底地以游戏化的方式重视学习者沉浸体验的虚拟学习环境的平台也出现了。
更应该问的问题,谁来推动这个“范式转移”?
我的回答是:希望寄托在那些未被传统的教育模式固化头脑并天生就以网络精神为自然而然、互联网与生活的融合为自然而然的网络原住民们身上,这些青年,不是掌握了而是生就了互联网本质,同时又不把习惯当自然,是敢于挑战教育难点、学习痛点并打造成长支点的95后、00后青年一代。
我总觉得,只有这些原住民青年,才能从质上而非量上,从范式上而非效率上,给在线教育,乃至给教育,带来新生。
“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未来会怎样,就看你的选择和行动了。(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 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