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国务院批准,2016年《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下发,至此,2016年新疆棉花补贴政策正式明确。
“《实施方案》是新疆在总结过去两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改革试点工作进行的又一次优化完善。”自治区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阿力木江·牙生和自治区党委农办副主任秦中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实施方案》既有对前两年经验的继承,也有新的探索和补充,将进一步推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前进,促进全区棉花产业转型升级。”
结构更优化产业效益凸显今年国家发布的棉花目标价格为18600元/吨,每吨比去年低了500元。对此,阿力木江·牙生说:“调整目标价格水平后,种植棉花的社会预期收益会有所下降,但会促使次宜棉区和风险棉区逐步退出棉花种植,新疆棉花种植规模也将进一步控制在合理水平,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从2014年开始,伴随着棉花目标价格的改革,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持续调减。秦中春说:“从表面上看,棉花种植面积在减少,但单产和质量已显现出上升的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的活力进一步恢复。为了在改革中得到更多收益,农户和企业都更加关注质量和效益,产业面貌大为改观。”
随着目标价格的变动,补贴发放更为植棉户所关心。记者了解到,今年的补贴形式依然保持了去年的标准。即:年度可用补贴总额的10%用于向南疆四地州(阿克苏、喀什、克州、和田)基本农户(含村集体机动土地承包户)兑付面积部分补贴,90%用于兑付全区实际种植者交售量部分补贴。
阿力木江·牙生特别提示,将按“一次预拨、一次清算”的原则兑付补贴。预拨补贴资金将以2016年10月31日前的交售量统计结果进行兑付。清算补贴的交售量核定工作将于2017年1月31日截止,在此之后交售的籽棉,将领取不到补贴。
秩序更规范制度强化监管《实施方案》最为鲜明的变化是,新疆将建立棉花生产者补贴失信名单制度和棉花加工企业诚信经营管理制度。植棉户和棉花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违法成本增大,对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也进一步加大。
秦中春介绍,依据《实施方案》,列入“黑名单”的棉花生产者3年内不纳入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范围,累计两年列入“灰名单”的棉花生产者将自动列入黑名单。与此同时,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棉花加工企业也将根据情节轻重被列入“黑名单”或“灰名单”。这意味着,企业经营的诚信度将成为棉农选择棉花交售企业的重要参照,而进入“黑名单”的企业则将面临遭市场淘汰的风险。
“有了这两项制度,通过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能力、查处能力和打击力度都会有大幅提升,市场秩序将得到进一步规范。”阿力木江·牙生说。
补贴更精准实惠落到实处今年的棉花销售和流通过程中,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快捷也将进一步显现,植棉户的补贴发放流程更加清晰、补贴落实更加精准。阿力木江·牙生介绍,2015年,自治区开发了“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信息平台”,有效整合了发展与改革、农业、财政、质监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完成种植面积、销售数量、价格、加工能力的数据采集和综合分析,实现了棉花种植、籽棉收购、皮棉加工、仓储物流、纺织加工的全过程监控。“通过信息平台,棉花实际种植者的种植信息、交售信息、补贴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实现了精准补贴。"谁种地谁受益"的补贴原则,真正落到实处。”阿力木江·牙生说。秦中春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两年以来,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整体框架相对比较完善,现代技术的支撑作用因而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农业大数据的建设,信息的准确性不断提高,不仅为改革进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改革效率也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