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认为,应依法有效打击诈捐,追究事件当事人法律责任。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众筹平台责任,并通过相关部门与社会力量合作,为网络众筹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公益众筹非法外之地
网民表示,作为新鲜事物的“公益众筹”,不能成为“法外之地”。有媒体报道称,近日在某知名众筹平台上,一名乳腺癌患者子女称,家中为母亲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而医生告知后续治疗每月需五六万元,因此众筹30万元,并很快筹到逾2万元。但实际情况是,截至目前,该病患治疗总费用1.7万元,自费承担仅6383.07元,且主治医生预测全部费用仅在5万元左右。
“如果出于博取他人同情、获取额外捐助资金的目的,故意夸大病情,无疑是一种恶意隐瞒事实真相的诈骗行为。从刑法上看,发起人的所作所为,涉嫌诈骗罪,理应被追究法律责任。”网民“欧阳晨雨”写道。
网民“茅亩”也表示,依法从快打击众筹诈捐,才能消弭诈骗丑恶,保护公众善举,网络众筹也才会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最终利好最需要帮助的人。
明确网络平台监管责任
在不少网民看来,在接连出现的诈捐事件中,涉事网络平台难辞其责。让诈捐远离公益众筹,须强化平台责任,同时,需要多方协力,为网络众筹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作为大病众筹平台的设计者,毫无疑问应当承担起信息审核第一把关人的责任。”网民“周继坚”说,大病众筹平台应该通过完善平台功能设计,增加更有分量的核验手段。
还有网民指出,应当明确网络平台对于个人募捐的监管责任。网络平台应当对在其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进行初审,对于募捐类的信息应当进行及时核实,在事前做好募捐人信息核对,或者在初审后,向有关部门备案,由后者进行实质审查。对于已经发生的网络诈捐行为,网络平台应当在得知消息后主动删除相关信息并作出公告,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网民“夏振彬”表示,依靠平台“独揽”信息审核责任并不现实,众筹平台还需要多方协助,比如从身份信息、患病情况到医保、商业保险等,需要相关部门与社会力量积极合作,为网络众筹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在规则设计上,对于募捐门槛、资金使用情况等也要多多把关,力图将骗子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