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如何实现财产性收入的理性和持续增长,成为十七大之后各界议论的重要民生话题之一。
改革开放成果奠定
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基石”
北京市民刘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从2006年基金定投,到目前为止,基金给自己带来的收入约8万元,是这两年工资上涨收入的3倍,“真的尝到了财产投资的甜头”。
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正在进入快速增长通道。近年来有些地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跑赢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家庭拥有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动产和房屋、车辆、收藏品等不动产投资所获得的收益。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测算,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为19.7%,2006年则为26.5%。比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多出10个百分点。
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将更为乐观。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94.4%;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84.1%;广东省则同比增长了1.1倍。
“财产性收入快速提升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住户处处长陈小龙说。
“根据国际经济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居民财富会经历一个由快速积累向快速增长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齐鹏飞说。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居民收入都是直接的劳动收入。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个体劳动致富者和大批私营企业主兼有劳动收入和投资性收入。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速维持在10%的水平,带动人均GDP跨过2000美元。同时国家通过发展资本市场、降低利息税、规范和明确物权等种种举措,保障更多居民享有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的成果。
“今年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爆发性增长,可以说是改革开放近30年发展的必然。”齐鹏飞说。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将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华西证券上海总部注册分析师陈群说。
“单一存款”到“全面理财”
居民财富来源日益多样
在北京图书大厦,各种理财类图书成为了如今最畅销的品种。正在购买《新股民入市指南》的王长生老人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对理财没什么概念,剩余的钱都是存在银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