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企业里出现了“经理人”的概念和“经理”职务,便有了经理人与所有者的矛盾和冲突,产生了经理人不守信的问题。然而在企业里,也存在着所有者不守信用的问题,那么如何保护经理人的利益?
所有者背叛:一个不得不谈的现实
在企业调查中,我们常看到所有者不守信用的案例,特别在一些私营企业中。例如,一个私营企业业主,为了企业的发展,雇用了经理开发一个项目,谈好了开发业务的报酬条件,当业务基本开展起来或上了运行轨道,业主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帷幄企业经营命脉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业主以各种借口“炒”经理的事情。在所有者恶意“炒”经理鱿鱼时,往往是不能按照约定给予经理人等价的劳动报酬,这时,经理与业主发生了冲突。在解决劳资纠纷的过程中经理经常处于冲突的劣势地位,因为经理没有资本所有权。在当今就业市场低迷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劳动保护法规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经理的利益很难受到保护。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企业常见的所有者背叛的情况,如所有者不能按合同兑现经理人的报酬,不承担为经理人应尽的义务等。
以往的许多研究理论和企业实践都证明,企业经理人和所有者的终极目标是不一致的,互相背叛的根源就是双方的利益目标不一致。
经理人与所有者共同建设一个企业,实际是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不管企业的经理人和所有者追求的目标有多么的不一致,有多少矛盾和冲突,最终的结果是谁也离不开谁,彼此是一定要站在一个企业舞台上合作,只是不与A合作,就会与B合作,换句话说,经理人与所有者的利益是在互相合作中实现的,双方是经营资源互补的合作关系,是一个矛盾的利益共同体。在这个矛盾的利益共同体中,不管双方最终合作的时间有多长,后来是不是有一方会背叛,双方最初走到一起合作的时候,都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希望能够有一个愉快的合作,就是在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也是至少有一方,或者是双方都不愿意发生的事情。
关于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研究
经济学对激励理论研究建立在企业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等理论研究,主要以个人效用目标函数和信息不对称原理,侧重于对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的行为机理分析,有比较严格的假设条件和模型化的数学分析,这与经济学和数学在学术血缘上的近亲是分不开的。从经济学角度看规避所有者的背叛问题,则是如何设计一个机制,实现一方对一方的激励约束。
管理学中对激励理论的研究是建立在需求理论、行为理论和决策理论基础上,从人的需求、行为特点和调动管理对象的积极性出发,针对被管理者的行为,更侧重于激励约束实现方案的研究,这与管理学从处理企业管理实务中发展成长的起源不无关系。从管理学的角度审视本文提出的问题,实质是要寻找一个所有者和经理人如何管理自己和互相管理的方案。
经济学侧重的激励约束行为机理的研究方法和管理学侧重的激励约束方案的研究方法,都是解决本文提出的问题所需要的。
必须建立双向激励约束机制,保护经理人利益
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和管理学众多的激励约束理论是站在企业所有者的角度,研究建立针对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所有者如何激励约束经理人,所有权如何激励约束没有所有权人,而所有者谁来激励约束,很少有人研究。显然,所有者和经理人的矛盾不可能完全是由一方引起的,解决双方的冲突,不应该只是对经理人或只是对所有者单方面的激励约束,而应是经理人和所有者互相的激励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