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韦飞燕董事长与柳铁中心医院张其顺院长为少数民族学生体检
花红芝了小学建校几年后,我们还发现,助学只是一种手段,能让该村脱贫才是最大心愿,要想让这些孩子们长大后能真正成为改变家乡面貌的主力军,还得先从改变孩子们的观念开始,教会他们学规矩、讲卫生,认知事物的好与坏、美与丑的判断标准,培养他们的自信,就算考不上大学,但至少当他们走出大山时能适应现代社会规矩,不至于被社会歧视。正当我感觉这项任务很艰巨的时候,2010年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广西校友会接过了花红知了小学的助学扶贫大旗,中欧校友会是一群智者,不张扬、不喧哗,是一个学习不止、创造不止的团队,我很庆幸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我们再确立了十年的帮扶计划。
这个十年计划充满了爱心和智慧,首先,不仅给予改善基础设施的资助,还要身体力行到他们中间,让山里孩子们了解社会发展,让他们感受这份爱的亲近,明确制定每一年暑假上山计划,同时,带着城里长大的孩子到山里体验,结伴形成双向互动;其次,不仅要助困,我们更要奖优,制定了明确的优秀教师、学生奖励方案,还重奖考上大学的学生,激发孩子们的读书热情;第三,不仅要求他们学习好书本知识,还要给他们普及信息化,为他们添置电脑和网络设施,让他们长大能适应社会发展;第四,还要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守规矩、讲卫生、锻炼身体,每年上山我们都要花2—3小时和孩子们做游园活动,目的是在快乐中给孩子们传导规矩、践行规矩;每年上山不仅要检查孩子们的学习,还要检查环境卫生,及时指正一些不良习惯等等……从这些小事中能感到中欧校友们真诚的爱!这是需要真心付出的。我相信中欧广西校友会一定会从另一个高度给与他们更多的帮助。

从花红的第一个希望小学芝了小学建成后,我们感触很深,于是我们提出了公司的十年公益目标:其中有一条是硬性的,就是公司至少每两年要帮助特困山区修建或新建一所小学,并且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教学上或特困生辍学的困难。至今已援建好的校舍还有:柳州市柳江县穿山镇定吉小学、柳州市三江县丹州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百色市德保县马隘镇孟村小学教学楼、柳州市柳城县六塘村中心小学、河池市东兰县五篆镇平江村小学,对于这些后续援建的小学我们虽然没有这么大精力像对融水芝了小学这样密切关注,但他们是否有学生因困辍学、老师因困离职等问题都会在我们的视线中,然后我们会尽所能给予他们应有的帮助,让他们能渡过难关。

图:花红帮扶小分队成员为孩子准备游戏奖品
这只是一方面,我们还特别关注贫困地区上不起大学的孩子,有时拉一把或许就能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2008年开始,我就和母校中国药科大学协商联合办学,定向招生,专门针对柳州市贫困县农村孩子,考上大专以上分数线、家庭无能力供养的,由花红药业和药科大学专门开设一个全日制成人大专医药营销班,由企业支付3年学费,毕业后安排在企业就业,为了让他们有一定压力和动力,约定好需在企业工作满5年(正常同等薪资待遇),同时还设奖学金。第一年试招生时,很多人持怀疑态度,认为怎么有这样的好事?会不会有陷阱,我们只好请政府部门做解释,第一年原计划招生50人,结果只招了32人,中国药科大学是全国药学第一学府,原则性很强,原则上不足50人是不开班的,但企业为了兑现给贫困学子的承诺,经历了艰苦的协商,在增加较大成本的前提下,开启了第一个山村孩子的大学班,有了良好的开始,就有了很好的口碑,第二届招生就很多生源,有不少城市孩子也想自付学费上这个班,企业始终不忘初衷,一定坚持让真正因贫上不起大学的品学兼优的孩子能实现大学梦,至今企业已招生3届130多名贫困生。让我们感到最大的欣慰是,这些花红班的孩子有不少已成为企业骨干,有些因婚姻地域问题虽然离开企业,但在别的企业也有很好的发展……在这件事上,我们是做了精准帮扶,深深感觉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获得一种给予的快乐!因为,既成就了别人也给企业带来一种很温馨的人才文化,那些已离开企业的孩子在每年的公司年会时,都有不少回来参加,把企业当成他们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