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红帮扶小分队就是他们等待的客人中,一支火红的团队。2005年花红药业援建的芝了小学落成,三层楼六间教室,六间小房是老师办公室和宿舍,一个篮球场,还有一个公厕。
现在的芝了小学已有1-4年级130多名,幼儿园50名学生(教育资源整合,高年级到县乡中心校就读)。这几年陆续有不少孩子考上县重点高中、各种技校、中专、大学,甚至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重点名牌,都是从芝了小学走出去的,村民终于看到了读书的希望。
花红是怎么跟芝了结缘,小学援建完成后,为什么要进行长期的深度帮扶呢?
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女士与我们分享了她的公益心得。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国民经济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大部分农村也比过去有了改善,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山区民众现在仍处在贫困线以下,这些地区需要政府的关注,也需要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
现在也有很多人以投资开发生态产业的合作模式,带动部分山区群众共同发展,这是好事,但这些地区都还不算最困难,交通条件还不算最糟糕。一些最困难的偏远山区,当前还需要政府和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最基础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的不仅是经费,而是更多的爱心。扶贫的方式有很多种,捐钱最简单最省心,但效果并不是最好的。
图:大山深处的融水县红水乡芝东村苗寨芝了屯
十多年的帮扶之路,我最大的感受是,扶贫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用心,任何一个个人和单位的扶贫力量相对政府而言是极为渺小的,但扶贫的爱心和行为会起到促进政府解决问题的引线。举个例子:2003年参加自治区人大会议时,认识了融水县红水乡一个副乡长,她是我见过的一个最有责任感的乡村干部,当时她还身怀六甲,含泪几次邀请我到他们乡芝东村芝了屯考察,我被她的执着感动,第一次是总经理去了,坐了2个多小时二级公路、3个多小时盘山小路的汽车,还要脱鞋淌水过河再徒步爬山近2小时,到了目的地,七尺男儿都落泪了,20多个孩子,1—6年级都挤在一个屋顶多处都能看见天的小木屋,下雨到处都是接雨水的盆;2个老师情绪沮丧,由于本村没有能教书的人,老师都是外村的,因条件太差老师很不稳定。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还能说什么,决定给这个和我们有“缘分”的山村孩子们修建一所学校,我们分析了具体情况后,大家认为只有自己请建筑队建设最快、效率最高,但没想到,没有建筑队愿意承接这个活,正当我们一筹莫展几乎丧失信心时,终有一个建筑队听到消息后自告奋勇,愿意承担该工程,并且承诺不要利润,也算做点善事吧,为此我们也很感动,相信爱心是可以感染人的。我们帮助建校的事让这个400多户近1600人的山村百姓情绪高涨,他们至今都还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像做梦一样,有人来帮助我们的孩子建学校”。
然而,在这个地无三尺平的山区,要平出一块能建楼房的学校基地实在不容易,于是,他们一锄一锄的把一个山坡锄平!由于路不通,建筑材料就运不上山,这必须要借助政府力量,我们请求政府帮助修个简易桥,我们的资助行为也感动了当地政府,一起合力,很快搭起了简易桥、挖出了简易路,能让手扶拖拉机通车,结束了人挑肩扛运送建筑材料上山的时代。我认为,该村的幸运,不只是我们为他们修建的希望小学,而是借此机会让政府为他们修了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和桥。所以说,个人扶贫的力量虽是渺小的,但这种看似渺小的资源有可能联动政府和其他社会大资源的加入。2005年学校建成,三层楼六间教室,六间小房为老师办公室和宿舍,一个篮球场,还有一个公厕(学校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卫生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投入60多万修起了一个学校,而引来政府和其他社会爱心为该村修的下山公路才是未来村民脱贫的关键,修路投入比起建学校投入要大得多,那是我们能力所不及的。现在我也常想,如果我们当初没有帮助该村建学校,下山的路现在是否修通?我不好推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有社会慈善力量的推进,就会加快推动山村走出贫困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