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的健康发展将直接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品牌的路应该怎么走?是摆在汽车产业面前的重要课题。随着汽车市场的逐步理性回归,汽车消费的不断升级,中国品牌溢价能力不高,消费环境和政策的变化等等又都在影响着中国品牌的发展。自然使得这几年中国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出现了下滑。
客观地说,大多数人都会认可以下使中国品牌处于严峻形势的原因:1.起步晚、基础差、品牌弱(尤其是自主品牌轿车),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远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差距明显。2.国内竞争国际化,中国品牌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3.政策环境和使用环境也不利于中国品牌,没有实际有效的鼓励政策,而使用成本、限购政策等等也都使中国品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造成中国品牌汽车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品牌意识不强的问题、有在合资合作经营中迷失自我痛失培育自主品牌机遇的问题、有急功近利缺乏耐心和投入不足的问题、有缺乏有效政策支撑体系和良好社会环境的问题。这些都制约了中国品牌汽车的成长。我认为把以下三个方面协同起来,中国品牌汽车就会大有希望。
第一,企业积极。企业要主动把培育品牌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努力拥有自己的发明和技术专利,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从各个层面提高和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和品牌经营能力,积极培育和弘扬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第二,政府扶持。政府应将稀缺的要素资源更多地向打造中国品牌的企业集中,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包括:设立中国品牌建设专项资金和政府采购制度;对中国品牌企业给予金融信贷、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的扶持;帮助中国品牌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第三,社会关爱。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和舆论氛围,形成爱护和使用中国品牌的社会环境。包括:建立健全中国品牌保护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有利于中国品牌成长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民众增强爱护和消费中国品牌的意识;政府领导与社会名人带头使用和宣传中国品牌,发出积极正面的信息形成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
可以说,未来10年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这也是留给我们的最后的发展空间了。工信部部长苗圩曾经提出了“汽车强国”的三大条件,即: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的世界企业和品牌;要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支撑和引领世界汽车产品的技术进步,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培育起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中国汽车国际品牌是一个长期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无疑需要企业的努力,需要消费者树立和增强民族品牌意识,需要全社会形成强烈的舆论氛围,需要政府统一有效、覆盖全国的品牌战略和政策支持体系。(本文作者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转自:http://auto.ts.cn/attache/2014-04/25/content_9594693.htm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梓枫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