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祝永亮  136  帽子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城事旅游 » 正文

杜绝中国式过马路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01  浏览次数:264
核心提示: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想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仅仅靠罚款还远远不够,它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人人行动起来,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遵守和捍卫良好的交通环境,才能治标治本,让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
     今年是乌鲁木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年,“文明交通出行”活动已在全市启动,4月1日起,乌鲁木齐市将对“中国式过马路”等13项交通不文明行为处以5元至50元罚款。

    “中国式过马路”这一说法大家都并不陌生,网友将其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有网友曾调侃称:你没有过“中国式过马路”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中国人。话虽难听,但是仔细想想,有多少人能保证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做过呢?“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普遍存在,可以说主要是因为有很多人抱着“随大流”的想法,有很大一部分人其实本意并不想这么做,可是看见别人都“先走一步”,觉得自己还在原地站着等绿灯会被看成“另类”,会感到难为情。

    “中国式过马路”虽然普遍存在,但不代表它的危害不大。据乌鲁木齐去年交通事故发案比例计算,乌鲁木齐每发生约39起交通事故,就有1起是因行人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而每5起交通事故,就有1起因为机动车不让行人所致。沙依巴克区去年立案交通事故共85起,其中涉及行人的事故45起,导致14人死亡,31人受伤。此外,沙区交警大队平均每周要处理致人轻微伤的小事故约15起。以上种种数据,完全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开罚单就真的能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吗?其实,从2013年开始,全国就有不少城市对“中国式过马路”进行治理,例如杭州、南京、北京等,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效果却不尽理想。

    笔者认为,“中国式过马路”体现了我国行人法律意识淡薄、规范意识缺乏,同时也反映了城市里的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则需要完善。比如,城市交通路口的信号灯设置不够人性化,红灯时长超过行人忍耐限度,客观上增加了行人闯红灯的概率。基于这些原因,单靠罚款是远远不足以标本兼治的。

    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还需从几个方面同时下功夫。首先,必须完善基础设施,依据道路发展现状、出行人流量,设置方便、快捷的过街设施显得尤为必要,为人们的安全出行奠定基础。 其次,要规范车辆管理,“中国式过马路”的出现不仅与行人自身素质有关,同时也与车辆是否抢道有干系,在规范行人的同时,也应该对违规车辆进行处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行人自身的素质问题,乱闯红灯其实是不珍惜自己生命的行为,每个出行人员应该树立自身安全意识,从社会的交通秩序,自身的安全角度出发,不“随大流”,以负责意识立足社会,立足自身发展。

    综上所述,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想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仅仅靠罚款还远远不够,它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人人行动起来,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遵守和捍卫良好的交通环境,才能治标治本,让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工信部备案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