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还根据居民的提议办起了“托儿所”。
2014年,是新疆的第五个民生建设年,民生工程更加注重向群众的实际困难延伸,让绝大多数群众普遍得实惠,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真。
在乌鲁木齐,为更好地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各社区早已将印有联系方式的便民服务卡送到了居民手中,一些片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还成立了便民服务队。无论白天黑夜,也不管居民家中是水电暖出了问题,还是有个头疼脑热,都可以拨打社区提供的便民服务电话,使得“24小时”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名词,更成为了一种对居民的承诺。
那么,这种承诺是否落地成实?又会否雷声大雨点小?接下来请看记者来自社区的调查。
黑夜水电暖
夜里突发事,社区难解决
2013年12月底,乌鲁木齐市宝山路32号院突遭污水“洗劫”。弥漫着恶臭的污水从窨井里不断向外涌,淹了居民的地下室,一直流到马路上并结成了冰。
“大冬天进出院子太不方便了,一不小心就闪着腰,路上太滑了!尤其是晚上。”居民马富仁说,他赶紧给社区打了电话。随后,炉院街片区管委会便民服务队上门进行了查看,说是排水管道老化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更换管道。
“大家都不愿意出这个钱,觉得这些都是政府的事儿。这么大的工程一时没办法解决,便民服务队当时看完就走了。”马富仁说,那几天白天还好,可以去社区活动中心待着,晚上得回家,除了要摸黑“溜冰”外,还得忍受阵阵恶臭。
平日里,“爆管”似乎是常有的事,今年2月底的一天晚上,家住风景社区邮局家属院的李女士推开单元楼门愣住了:“那水滴得像水帘洞一样,满楼道都是水。”
原来,是楼顶储水箱受冻,致使管线爆裂了,水顺着楼梯一直往下流,地下室的积水有三四十厘米深。风景社区警务室闫警官说,楼顶的水箱是停水时应急用的。当晚,在与物业和自来水公司沟通后,社区工作人员关闭了水管总阀。
“夜里遇上事,很多部门都下班了,只有社区是24小时值班的,只能求助社区。”李女士说,“本想着社区作为基层政府与各部门沟通起来比较方便,最后还是拖了两个星期才解决,每天,我们都得拎着水桶去社区打水。”
谁都不出面,协调耗时长
居民反映的这些问题,无法及时解决的症结究竟出在哪?
“要想彻底解决乌鲁木齐市宝山路32号院下水管道堵塞的问题,就必须更换地下150米的双线管道,找机械和工人开挖路面。”乌鲁木齐市炉院街片区管委会城区管理科副主任许高说,机械按小时计费,一个小工一天工资得300元钱。最重要的是,32号院属于无人管理小区,没有一个人愿意出钱。管委会只得向沙区政府申请项目资金,这需要时间。最终,沙区财政拨了200万元用于更换管线。
至于邮局家属院出现的问题,也是居民不愿出钱更换储水箱水管。“当时是一户居民先行垫付了维修水管的约1400元费用,那户居民担心自行上门向其他居民收费不好收,就委托社区帮忙代收,但向居民收费并不容易,那个单元总共就8户居民,除了先行垫付的居民外,还有两三户居民的钱没有收上。”风景社区警务室闫警官说,前前后后折腾了2个星期,总算让居民家中能够正常用水了。
记者对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天山区、高新区(新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部分管委会、街道办及社区走访时发现,居民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水、电、暖上。而这部分问题大多集中沙区、天山区两个老城区及水磨沟区部分老旧小区,像“32号院”一样的不在少数,一些是单位家属院,一些是开发较早的小区。一开始,这些院落都有物业,后来由于单位倒闭、物业亏损撤离,也就变成了无人管理院落。长时间下来,管网老化等现象就越发严重,需要大资金投入。“去年一年,仅沙区接到的水电暖投诉就有2000多起。物业不作为、单位不管事,社区在协调上就出现了困难。”许高说。
针对供暖出现的问题,更是一言难尽。企业是自负盈亏的,供热要收钱。天然气政府补贴一部分,居民交一部分。住户房里温度不达标,就会拒绝缴纳采暖费,供热站也就没钱买下一阶段用的天然气,长此以往,就是恶性循环,协调起来自然麻烦。
转自:http://news.ts.cn/content/2014-03/21/content_9462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