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徐新建正准备趁中午休息的时间去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看看他的“儿子”凯撒儿。
说起自己与“儿子”凯撒儿的缘分,还得从2001年说起,当时凯撒儿只有4岁。
2001年,徐新建刚到卡子湾派出所工作,在一次巡逻时发现了一个全身脏兮兮又调皮的维吾尔族小孩,不时地还会随意抓商贩的东西吃。据了解,这个孩子名叫凯撒儿,他的父亲是皮革厂的下岗职工,由于患有精神疾病,无法工作,没有收入,只能靠吃低保维持生活。
凯撒儿一家的不幸让徐新建起了怜悯之心,“我看他爸爸也管不了他了,就带着孩子洗了个澡,给他买点吃的。”徐新建说,从那时起,凯撒儿成了他最牵挂的孩子,每次下社区,他都不忘去看看他们父子。
眼看着凯撒儿到了上学年龄,徐新建就积极与学校联系,除了帮凯撒儿圆了读书梦外,还设法为凯撒儿免除了一切学杂费用。徐新建买来了新书包等学习用具,并自掏腰包承担起凯撒儿的吃、穿等费用,让凯撒儿和其他小朋友一道享受快乐的生活,日子一长,凯撒儿也经常到派出所找徐新建,亲切地叫他“徐新建爸爸”。后来,社区将凯撒儿的父亲吐尔逊送进市福利院,凯撒儿也去了市儿童福利院南湖分院。“父子俩离得近,凯撒儿也能经常去看看。”徐新建说。
如今,13年过去了,徐新建和凯撒儿隔着5公里,一周或半个月才能见一次,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不会因为距离和时间而发生变化,凯撒儿的生活费和学费仍然是徐新建在承担。“凯撒儿已经长成17岁的大小伙子了,慢慢懂事了,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就不叫我‘爸爸’,叫叔叔了,今年寒假回家后,还专门给我看了他写的关于我的一篇作文,很感动。”徐新建说,现在就盼着他能快乐地长大。
一个小时后,徐新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凯撒儿还没有下课,徐新建赶紧和福利院的张燕聊起了孩子近期的情况。
眼瞅着凯撒儿就要下课了,徐新建来到学校门口等着他。“叮铃铃……”当凯撒儿走出了教学楼看到门口的徐新建时,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喜悦,“叔叔,你怎么来了!”徐新建来不及解释,看到凯撒儿穿着单薄的衣服,“冷不冷,怎么穿这么少,以后出门穿多点,别感冒了!”就这样,“父子俩”你一句,我一句,有着说不完的话。
避开徐新建,凯撒儿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嘴上叫徐新建为叔叔,其实心里早已把他当做爸爸了。“我希望自己以后像叔叔一样,成为一名警察,帮助和保护更多的人!”
转自:http://news.ts.cn/content/2014-03/18/content_9448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