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光阴逝去,而“雷锋”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他有时会是那位“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七旬老翁,有时会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也有时会是看上去冷静严肃的武警警官,或许会是一位“大风吹不走”的乡村医生……更重要的,雷锋也会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们做的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为急求帮助的路人提供帮助,陪孤单的老人聊聊天,给陌生的旅客一些指引,为困苦之人送上一份关爱,为弱势的人们奉上宽厚的肩膀……
在这个我们所热爱的城市里,“雷锋”不再是一个符号,“雷锋日”也不再是一个特定时段,而是一种乐于助人、扶贫济困、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从而成为我们这座城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氛围。
而“雷锋日”成为了契机,让更多的正能量涌动在这座我们所热爱的城市。
每一天,你都可以是“活雷锋”
这几天,关于雷锋精神的讨论,在互联网上十分热烈,有赞同继续学雷锋的,也有将雷锋精神推陈出新的,各大门户网站也推出了相关的话题讨论:
AI 宝鸡:每到“雷锋日”,各大中小学都会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呀什么的,这固然很好,可是不是太形式化了呢?这一天一过呢,敬老院又一片冷清,雷锋精神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并持之以恒!
警民直通车-上海:雷锋精神在不同时代有着不一样的诠释,今年3月5日是第51个学雷锋日,但是只要你愿意传递正能量,每一天你都会是“活雷锋”。
圆圆的窝19:也有人曾质疑雷锋精神,说雷锋精神过时了。如果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我们会看到,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其实一直在行动。他们可能是利用周末到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可能是匿名捐助贫困儿童,可能是定期义务献血……他们不会矫情地说自己在学雷锋,但他们确在践行雷锋精神。
掐指一算:“雷锋精神”见证了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伴随着几代人的岁月转换,“雷锋精神”的定义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以前做好事不留名,是雷锋,现在留名做公益也是雷锋,而更多的雷锋,则是正在迅猛发展的草根公益组织。
你猜我猜不猜:我是个志愿者,我们的原则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我觉得这也体现了雷锋精神的当代发展方向。而志愿者群体的存在,使我们不会对社会失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