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首次全国两会,中共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张将进一步凝聚为国家意志。两会将汇聚中国各界的改革共识,并研究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改革,是贯穿两会的主线。
“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最多的话题肯定是改革。”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
在蔡继明为大会准备的议案、建议中,不少都涉及改革:土地制度、电动汽车产业政策、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保障等。他说:“向制度改革要红利,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重要机遇。”
去年,随着新一届政府履职,中国加快了改革步伐。从放开“单独两孩”到废除劳教制度,从简化行政审批到完善政绩考核,从扩大营改增试点到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各个领域的改革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去年11月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改革任务“清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较大改革举措,并以2020年为限,指出在此之前“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舆论认为,这是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大门之后,中国的改革航船再一次驶向深水。
此前,经过36年的发展,中国前一轮改革的红利已经逐渐释放,新旧问题交织,来自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使这场新的改革尤其艰难。
在代表和委员看来,中国新一轮改革呼唤“梅开二度”,不仅是在时间维度上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在空间维度上,更需要“深度”和“广度”。
“利益固化的现象几乎无处不在,政府部门利益、行业垄断以及各种既得利益群体,都会结成牢固的‘藩篱’。”蔡继明指出。
“作为民营企业,去年以来,政府下放行政审批带来的便利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但发展中还是面临很多制约。”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潞宝集团董事长韩长安表示,希望通过这次两会,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民营企业待遇方面有更大的改革力度。
“如果不改革现有经济体制上的问题、监管方式问题,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持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外部监事梅兴保指出,要通过体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新一轮改革是一场从根上进行的改革,改革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改革的总目标上升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改革难度超越以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说。
的确,推进改革并非易事。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议题多次发表讲话,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今年两会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汇聚改革共识、推动改革落实的重要一环,2014年则有“转折点”的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市场决定性作用牵动改革全局,应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为重点,尽快形成各领域改革的行动方案。
“推进资源要素市场改革、打破行政垄断、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是中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三个突破重点,也决定着未来经济增长前景。”迟福林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指出,中国新一轮改革,需要实现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型:要从世界工厂的“打工者”走向全球资源的“整合者”,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所有”“中国创造”转变。
行政、财税、金融、国企、土地……随着两会的召开,各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将积极稳步推进,为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重大而关键的一步。
转自:http://www.cj.gov.cn/cjyws/jnwyw/111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