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136  帽子  祝永亮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网络资讯 » 正文

机关干部为什么要下基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25  浏览次数:142
核心提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全疆各级机关将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3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此,自治区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带头,选派六名省级领导干部,带领工作组深入南疆四地州,指导检查推动活动深入开展。(见本报2月23日报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全疆各级机关将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3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此,自治区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带头,选派六名省级领导干部,带领工作组深入南疆四地州,指导检查推动活动深入开展。(见本报2月23日报道) 

  干部下基层,并非稀罕事。当年总是骑着自行车、穿着棉大衣的“好书记”焦裕禄,就是干部下基层的典型。实际上,在2012年4月,自治区就已抽调42883名干部,展开了一次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干部下基层活动,组成10041个工作队(组)深入全疆各地。而今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活动,规模更大、人数更多、范围更广、目标更加清晰、任务也更加明确。 

  机关干部为什么要下基层?一个“下”字,形象地道出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主要形式。 

  “下基层”,不仅是培养干部群众观念,锤炼干部过硬作风,提升干事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壮大基层工作力量,解决基层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举措,是一项利党利民的“双赢”之策。“访民情”是主要途径,“惠民生”是重要举措,“聚民心”才是根本目的。 

  难题有哪些,该如何有效解决,需要党员干部们从基层找答案。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是我国古代用人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领导干部只有熟悉基层,才能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政策;只有经过基层历练,才能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指导思想,则决定了干部“下基层”成为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服务群众的一种重要形式。 

  级别越高,越需要下基层。干部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到基层培养,是党的一贯用人方针。现实中,不乏在机关里成长起来的干部,他们缺乏对民情民意的深刻了解,也缺少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因此在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上,立场就会摇摆不定,解决问题就会浮于表面。越是如此,就越该深入基层。 

  年纪越轻,越需要下基层。有些刚出校门便直接进机关的年轻人认为,在机关层次高、机会多,比基层提拔得快,而基层局面复杂,干不好会影响自己的前程,甚至“下”去了,就“上”不来了。这是一种极为“短视”的表现。常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干部队伍来源结构的根本性缺陷,一方面会增加领导机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另一方面,机关里高学历的年轻人会因缺少实际经验而难负重任。越是年轻,就越该下基层锻炼。 

  曾被评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的沈浩,之所以为人所知,主要是因为他在担任小岗村党委书记的6年间,带领村民从根本上改变了后进面貌。但此前,他曾在安徽省财政厅工作了近20年,却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主任科员。只有在基层,才充分体现出他的人生价值。 

  实践长才干,历练出人才。干部只有了解基层、深入基层、扎根基层,老百姓才能真正得实惠,各族群众才能真正拧成一股绳。这或许就是党员干部为什么下基层的现实回答。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