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新疆特色林果业中,540万亩的红枣和480万亩的核桃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是各有近百万亩的葡萄、巴旦木和苹果等,而种植面积达200万亩的杏子产业优势一直没有凸显出来。
多种技术问题制约杏产业发展
杏树是我区传统的优势树种,主要集中在南疆靠近山区的乡村和干旱缺水的绿洲。品质优良不说,还富有极高的保健功能,在全国和世界上都享有盛誉。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鲜杏收获期短,不宜储藏,产品集中上市销售,与红枣等果品的比较效益低。
“初加工不及时或不得当,造成大量产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农民积极性;鲜杏初加工、精深加工发展缓慢,也使得产业延伸不够。所以近年来,杏子生产面积、产量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局党组书记张伟说。
在英胜看来,新疆的杏子在主产区有很好的基础,杏子的规模、品质和产量都具有做大做强的潜力,但发展速度和水平却不如红枣和核桃产业。
烘干房制干初加工带来新机遇
如何围绕新疆杏产业做大做强?近两年自治区在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2012年以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在全国部分省市区开展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农工程,新疆是试点省区之一。和田地区皮山县通过重点建设杏产地初加工设施项目,引进内地企业在当地做杏烘干试验,试验成功并投入使用后,给当地杏种植农户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据测算,传统自然晾晒制干需要15-20天的时间;热风烘干房制干只需3天时间,并且品质好、卫生,易销售,杏干平均价格提高了2-3倍,同时也拉动了鲜杏收购价格。”张伟说,除鲜杏制干外,设备还可以烘制葡萄、红枣、雪菊、核桃等,在不同农产品的收获季节发挥作用,有效提高利用率。
本月初,自治区发展“短、平、快”项目推进会将南疆三地州杏热风烘干房制干项目列入自治区项目之一,给予重点支持。“这种顶层设计和强力推动,对新疆杏产业来说意义非常大。杏热风烘干房制干项目不仅解决了传统难题,也将成为新疆杏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之一。”英胜说。
提质增效打造上百亿产业
“如果我们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大力推广杏热风烘干房制干技术,全疆争取加工鲜杏100万吨,制干25万吨,即可实现杏制干75亿元左右的产值,进而带动相关精深产业联动发展,形成百亿元以上的产业链条。届时,新疆杏产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促农增收、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千年的传统产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张伟说。
目前,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已跨入由基地建设向提质增效转型的新阶段。经过3年试点,香梨、苹果、核桃、红枣四个树种的生态健康果园试点工作基本结束,试点在标准体系建设、研究生产机制、市场认可、品牌影响力方面取得初步成果。同时,市场开拓“走出去”战略也初见成效,开始转入“走进去”阶段,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南六大市场开拓呈现出以点带面、全面展开的良好态势。
“和新疆其他特色林果一样,今后杏子也要发展精深加工,把杏产业打造成新疆特色林果的新亮点。”英胜说。
在这一点上,我区的企业也在进行积极尝试。英吉沙德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英吉沙县当地广为种植的色买提杏,生产甜杏仁油和高纯蛋白粉、活性炭等产品。
而新疆果业集团除了销售杏干制品外,还在莎车县投入的综合果蔬生产加工线,这两年也一直在生产杏酱。该企业董事长苑振廷说,针对杏子的保健功能,目前我们正在着手研发适合儿童食用的杏仁粉等营养食品,通过挖掘杏产业的优势,不断做大和延伸杏产业链。
转自:http://news.ts.cn/content/2014-02/21/content_9339507.htm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小雨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