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新疆区委会成员任志国认为,目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理解程度不够;传统文化的内容少、教育途径单一、教育方式刻板、相关精品图书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据调查,有45.9%学生认为课本里面传统文化知识篇幅过少;80%的学生讨厌课堂宣传形式的传统教育。此外,根据教育部的课程计划,目前各地每周有两课时的地方课程,但这两课时大多被用作应试科目,以提高考试成绩。
提议:学生主导学习传统文化
针对这个提案,乌鲁木齐市南湖中学校长富饶认为,青少年急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不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富饶表示,虽然目前教育体系还存在应试教育,但是各个学校和老师应当重视起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现在就要求,所有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能简简单单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而要变成学生为主,老师引导学生参加活动。
点赞:琴棋书画提升素质
支持的网民认为,如果传统文化不传承下去,很可能到“2000后”已经很难懂“仁、义、礼、智、信”的概念了。
亚心网网民“离不开新疆”力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是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的,而且是很宝贵的遗产”。
拍砖:文化不应有区分
反对的网民同样反应强烈,认为许多传统文化“华而不实”,即便学了也无法学以致用,“很多知识一辈子都用不上,只是背来用于考试,浪费了教育资源。”
网民“小呆萌”认为,现在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是走形式,“上边领导来视察,老师就让我们提前背背《论语》之类的,公开课都是提前排练好的,领导一走,立马发一大堆试卷,我特别想学习一些传统文化,但是在学校压根没有机会。”
网民“冬绪”认为,“把中国文化分为传统和现代我认为本身就是一种刻板的划分,一切好的文化都应该得到提倡。”
转自:http://news.ts.cn/content/2014-01/16/content_9203493.htm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小雨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