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新疆博乐市农民王海军收账收得盆满钵溢,2013年他与人合伙买了一台470万元的进口全自动采棉机,纯收入可望达到200万元:“我们这个采棉机一天一夜可以采600多亩地,这样算下来采棉机干了一万两千亩,我们计划3年收回来。”
2013年,象王海军这样增产增收的农牧民不在少数,继2012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居全国首位之后,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5893元,增长14.4%。增幅居全国前列。
在新疆昌吉州,定居后的牧民依靠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增收。
这两天,呼图壁县石梯子乡宁德新村牧民定居点,宏尔冬草蓄联营合作社理事长胡思曼.沙尔巴依正忙着联系优良品种,计划这个冬天对合作社的牲畜进行品种改良,他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通过分工合作,外出务工,人均收入超过了1万1千元:“今年草场入股、牲畜入股,合作社15户、78个人,现在只用7、8个人就能把合作社的事情干掉,剩下的多余的劳动力到外面打工,还能挣点钱呢。”
除此之外,前些年在天山南北种植的2000多万亩特色林果目前逐渐进入盛果期,也给各族农牧民带来了不少的收益。
新源县喀拉布拉镇出产的桃子以个大皮薄、汁水丰富、口感醇厚著称,今年4月喀拉布拉桃子被授予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是新源县首个获此标志的产品。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果农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刘爱庆是喀拉布拉镇开买阿吾孜村农民,自2002年开始尝试种植林果,如今他家的果园已发展到150亩,年均纯收入达8万元,现在盖了新房子,小汽车也买上了:“通过林果业的带动,每年到我们这里的客商越来越多,每年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强,这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极大地鼓舞,到明年么,我打算在个外县再承包些土地,继续发展。
转自:http://www.xj.chinanews.com/html/V66/2013/12/18/95192.htm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妤陌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