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12月17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乌鲁木齐市宣讲报告会走进水磨沟区。
黄可说,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十八大以来,中央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取消和下放了1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为全面深化改革作铺垫。但政府职能转变仍然艰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啃的“硬骨头”。
黄可说,从政府管理转变为政府治理,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及个人等不同的行为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依法、民主、科学地对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事务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黄可还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热点和改善民生创新理念等进行解析。
水磨沟区团委书记王雪芳说:“听了专家解析后,对全会重要决策和许多新理念有了新的认知。2014年是落实会议精神的一年,我们将把工作重点放在青年关注的就业、助学方面,创造机遇,为更多青年做好服务。”
□访谈 黄可:打破阶层固化是当务之急
“十八届三中全会理出60项改革任务,面对当前形势我们有了正确决策,但也存在两大障碍,即解放思想和利益阶层固化。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底层人群向上流动困难,上层缺乏创造能力,若不打破这一障碍,深化改革很难推进。”黄可说。
黄可表示,未来社会发展应是英雄莫问出处,人才流动灵活,每个人都有流动的机会和希望。但目前利益集团日趋庞大,现有改革红利消耗殆尽,教育环境不均衡,竞争条件不公平等多种问题,将富二代、官二代“拼爹”问题越来越多暴露在公众视线,“屌丝文化”逐渐被人消极接受的当下,诱因直指贫富差距大,阶层固化本质。
一些底层民众经济贫困,“先天不足”使他们拼不过资本、拼不过权力、拼不过“关系”、拼不过声望,他们勤劳却不富有,他们有理想却没机会,他们渴望认同却屡屡碰壁。当底层民众失去改变命运的希望,当富裕被垄断,贫困被世袭,社会情绪的对立就难以调和。因此,打破阶层固化,捍卫公平正义势在必行,也是当务之急。
“深化改革必须打破优势人群都挤在体制内发展。”黄可说,政府还应在创业政策上降低门槛,鼓励创业、兴业,改变投资经营环境,让市场活起来,动起来。
转自:http://www.urumqi.gov.cn/znsx/jdxw/jrsf/170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