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闻在线网10月23日消息:在喀纳斯中心景区的图瓦人家访景点,别克家迎来了一天里的第三拨客人。主人别克告诉记者,中心景区的家访点是景区管委会为帮助当地牧民增收而特批参与旅游经营的,夏季游客比较多,他们的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这是喀纳斯景区管委会采取的“三个一点”政策,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确保群众利益不受影响。“三个一点”政策即政府补助一点、安排就业增收一点、组织牧民参与旅游经营盈利一点。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和喀纳斯景区越来越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景区内乱搭乱建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这一举措也影响了当地农牧民的旅游性收入。为拓宽农牧民的增收渠道,管委会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制定措施,帮助农牧民增收。
从2006年开始,景区管委会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抽出专项资金220万元,按户均每年2万元的标准,连续5年对喀纳斯村出租房屋的牧民进行补偿。
对喀纳斯村有劳动能力、基本符合就业条件的牧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管委会协调景区各经营企业,全部安排就业,并保证所有就业人员月工资不低于800元,年就业时间5个月以上。
2006年,由管委会协调组建了“喀纳斯图瓦民俗文化经营公司”,由该公司组织喀纳斯村牧民举办“家访点”、奶酒(奶酪)及其他民特产品、手工艺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引导各大旅行社带团到牧民家中参观、消费。同时,取缔了景区原有的低层次个体经营点,将喀纳斯村马队整体移交给该公司独家经营,统一管理,由喀纳斯村牧民每户入股一匹马,参与利润分红。
在景区马队,当地的哈萨克族牧民、图瓦人、回族牧民等都参与到经营中。游客在售票处买好门票后,马匹统一安排,而且带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记者一进入马队,立刻有经营者迎上前来,问是否骑马,需要几匹。
2006年,白哈巴景区正式开放以后,管委会又从门票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用于白哈巴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据了解,喀纳斯村每户农牧民年均收入约5000元,全村租马年均收入可达60余万元。
作者: 钟秀玲、姚新生
文章来源: 新疆日报
这是喀纳斯景区管委会采取的“三个一点”政策,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确保群众利益不受影响。“三个一点”政策即政府补助一点、安排就业增收一点、组织牧民参与旅游经营盈利一点。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和喀纳斯景区越来越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景区内乱搭乱建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这一举措也影响了当地农牧民的旅游性收入。为拓宽农牧民的增收渠道,管委会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制定措施,帮助农牧民增收。
从2006年开始,景区管委会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抽出专项资金220万元,按户均每年2万元的标准,连续5年对喀纳斯村出租房屋的牧民进行补偿。
对喀纳斯村有劳动能力、基本符合就业条件的牧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管委会协调景区各经营企业,全部安排就业,并保证所有就业人员月工资不低于800元,年就业时间5个月以上。
2006年,由管委会协调组建了“喀纳斯图瓦民俗文化经营公司”,由该公司组织喀纳斯村牧民举办“家访点”、奶酒(奶酪)及其他民特产品、手工艺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引导各大旅行社带团到牧民家中参观、消费。同时,取缔了景区原有的低层次个体经营点,将喀纳斯村马队整体移交给该公司独家经营,统一管理,由喀纳斯村牧民每户入股一匹马,参与利润分红。
在景区马队,当地的哈萨克族牧民、图瓦人、回族牧民等都参与到经营中。游客在售票处买好门票后,马匹统一安排,而且带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记者一进入马队,立刻有经营者迎上前来,问是否骑马,需要几匹。
2006年,白哈巴景区正式开放以后,管委会又从门票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用于白哈巴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据了解,喀纳斯村每户农牧民年均收入约5000元,全村租马年均收入可达60余万元。
作者: 钟秀玲、姚新生
文章来源: 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