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祝永亮  136  帽子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轻工化工 » 正文

新疆灌溉器材产业的现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2  浏览次数:129
核心提示:节水器材是实现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基本保障。“大田膜下滴灌”系统所需的节水器材(设备)主要有:首部装置、过滤器、稳流器、调节阀、管材、管件、灌水器、专用地膜及控制系统等,除首部装置、过滤器、控制系统部份采用塑料元件外,其它单元全部为塑料器材构成。其中:滴灌管/带、管材及管件、专用地膜是构成新疆农用塑料节水器材的三大主体材料。

  节水器材是实现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基本保障。“大田膜下滴灌”系统所需的节水器材(设备)主要有:首部装置、过滤器、稳流器、调节阀、管材、管件、灌水器、专用地膜及控制系统等,除首部装置、过滤器、控制系统部份采用塑料元件外,其它单元全部为塑料器材构成。其中:滴灌管/带、管材及管件、专用地膜是构成新疆农用塑料节水器材的三大主体材料。
      
     低成本塑料节水器材系列产品的成功开发与完善,支撑了“大田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普及,成就了农业高效节水事业的蓬勃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快速发展又反哺了塑料节水器材产业,以滴灌带、管材及管件、专用地膜为主的塑料节水器材呈现快速发展、蒸蒸日上的景象。2012年全疆各类塑料节水器材总产量超过68.6万吨,较上一年度飙升了41.7%,其中滴灌管/带产量增幅达100.9%。
     
(1)总体规模
     
     据调查,目前全疆有各类塑料节水器材生产企业(含个体工商户)1200余家,其中地膜及滴灌带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拥有各类生产线超过5500条,其中滴灌管/带生产线4,500余条、管材线500余条、地膜机组600台以上。塑料节水器材总生产能力至少100万吨/年规模。
     
     2012年各种塑料节水器材总产量由2010年的36万吨增加到68.6万吨,增长90.6%,其中,地膜由14.4万吨增至22.7万吨,增长57.6%;、滴灌管/带由9.5万吨增至24.7万吨,增长160%。
     
(2)产业分布
     
      经过15年的发展,农用塑料节水器材产业已形成了以天山南、北坡为两带,石河子地区中心的“两带一中心”产业格局。其中“膜下滴灌”的发祥地石河子自然成为新疆乃至全国节水器材产业的核心基地。该地区仅滴灌带生产企业已超过百家。
      从所有制性质与企业规模看,塑料节水器材生产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国有及国有参股企业所占数量不足5%,但其产量比重仍占到30%以上。在企业规模上,滴灌管/带产量过万吨的企业仍只有天业节水一枝独秀,产量过千吨的企业数有21家,较上一年增加了两家,小微企业继续表现突出,如伊犁地区、塔城地区、哈密地区、博州四地州及兵团系统的规下企业滴灌带的产量,在过去一年里增长迅猛,其产量增幅均超过100%。
     
(3)产品种类
     
     我区农用塑料节水器材技术开发能力与成熟度、花色品种等在国内具有引领地位。
     
     灌水器是节水器材的核心,品种很多,新疆应用最多的是单翼迷宫式滴灌带和内镶式薄壁滴灌管两种。在满足流量、均匀度、抗堵性等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其产品结构和出水流道设计各有不同。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因结构相对简单、技术成熟、设备投入少、可大量使用再生料、产品成本相对较低,是目前疆内最主要的品种,其市场份额高达80%。
     
(4)装备技术
      
      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公司目前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农用塑料节水器材生产企业。该公司建立了国家级节水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基地。
     
      新疆塑料节水器材产业以“天业节水”为引领,在中油管业、新农塑业、芳兴塑化、芳草湖益民、天利高新等一批骨干企业的支撑下,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大、中、小不同规模共存,高、中、低技术水平梯次分布,在竞争中求发展,充分满足节水农业市场需要的产业群体。其中大部份骨干企业建成了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初具相应的技术开发与推广能力。产品质量正在稳定提升,天业、天利、屯河、中油、芳兴、益民、泓科、志强等8个品牌的管材、滴灌带/管、地膜获得新疆名牌产品称号。
      
(5)标准体系
     
     滴灌管/带产品的标准化历程以世纪相交为界,2000年前尚处于开发时期,没有行业和国家标准。2001年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发布了《QB/T 2517-2001 一次性塑料滴灌带》(已于2010年作废),之后又先后发布了《GB/T 19812.1-2005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1部分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GB/T 19812.2-2005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2部分 压力补偿式滴头及滴灌管》、《GB/T 19812.3-2008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3部分 内镶式滴灌带、管》等4个国家标准,基本完善了滴灌工程标志性产品——滴灌带的产品质量标准。以新疆天业集团为代表的新疆塑料行业起到了带头作用,都是上述行标和国标的核心起草单位。
      
     在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和自治区轻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指导下,自治区产品质量技术研究院与新疆塑料协会共同组织《DB65/T 3047—2010微灌标准体系总则》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该标准涉工业(塑料、化工、机械、电子)、农业、水利等行业的40余个标准和规范。并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完成了《微灌标准体系总则》中《DB65/T3189-2010大田膜下滴灌用聚乙烯地面覆盖薄膜》等7个产品标准、技术规范的编制。这是在全国率先对微灌体系所需标准、规范进行了系统性建设。2010年发布实施的《DB65/T3189-2010大田膜下滴灌用聚乙烯吹塑地面覆盖薄膜》(即“滴灌专用地膜”)。解决了“膜下滴灌”环境下对地膜性能的特殊要求。
     
     多方面、一系列成果表明:我区已成为国内节水灌溉器材产业规模、技术能力、配套体系等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区。
     
     3、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农用塑料节水器材产业的快速增长,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水平同质化建设严重
     
      节水农业是大方向,塑料节水器材需求量大、市场稳定并预期看好。而这个领域制造技术相对成熟,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且无政策性准入限制,因此引来社会资金大量涌入。以单翼迷宫式滴灌带为例按目前需求量测算,现有4500条生产线只需满负荷生产约70天即可满足疆内需求。或者说按全年(300天)满负荷生产,可提供1.5亿亩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的所需。在1000余户滴灌带生产企业中约有九成属小微企业,他们几乎仅有简陋的工房和生产设备,基本没有必要的原料分析与产品质量检测设备。
     
(2)滴灌带产品质量堪忧
     
     在各类塑料节水器材产品中,产品质量较好且稳定的是地膜和管材,滴灌带质量问题最多。近年来,滴灌带统检合格率虽然已由五成提高到了七成,但仍然有近三成的抽检产品不合格。做个不恰当的推算,我们生产的24.7万吨滴灌带中,有28%即6.9万吨产品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质量缺陷,这些缺陷产品被用在了1000万亩农田的节水灌溉中,使农业高效节水工程成效大打折扣,问题相当严重。由于统检是在生产企业抽样,而实际情况往往更差,质量状况十分堪忧。

     
    一是政策落实不利,国家工信部发布《农膜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新建农膜企业产能不得低于1万吨/年,并对农膜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与检测设备、环保安全设施、废物综合利用、劳动者权益保护、原料来源与质量要求等进行了严格规定。而时至今日在疆内基本没得到落实。二是国家对滴灌产品实施的免缴增值税的扶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缺泛与产业政策导向的衔接,使一些不具备质量安全保障条体的企业也享受税收优惠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三是财政、税收、水利、农业、工业、质监等各方在对节水产业的扶持、引导、监督等方面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联动,严重降低的政策效率。
     
(3)岗位职业培训及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由于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使原本就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农用塑料节水器材产业专业人员十分匮乏。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从事塑料成型加工、质量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小微企业中专业人员几乎空白,严重制约了产品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4)在工农业分享了“白色革命”丰硕成果三十年后,“白色污染”引发的“白色灾害”已经出现,地膜做为高效节水器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农田环境治理带来的压力依然沉重。
     
(5)面对节水器材产业超过九成的中小企业群集,具有专业特点的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仍十分落后,无法从管理、质量、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支撑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转自:http://www.xjlii.gov.cn/index/info.aspx?id=1377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小雨网络采集

 
关键词: 塑料节水 灌溉器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工信部备案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