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带、农膜(地膜和大棚膜)属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国家对其实行了免增值税政策,目前以农业节水为主题的补贴、鼓励政策很多,受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在具体政策出台与执行上,“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现象严重,大幅降低了各项政策效率。因此,要加速现行各项政策的整合与完善、形成各部门间的联动工作机制,提高政策效率,引导和保障新疆农用塑料节水器材产业良性发展,为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农用塑料节水器材的产业高地提供高效的政策支撑和环境保障。同时,要通过实施行业准入、项目备案等制度,强化行业引导与管理;增强政府对节水器材类农业生产资料在生产、流通、应用等领域的宏观调控能力,确保高品质农用塑料节水器材的有效供给。
2、加强行业自律,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在全行业中大力开展质量安全教育活动,积极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和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增强业内企业及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配备必要的产品质量检测手段入手,推进农用塑料节水器材产业的质量提升工作。
3、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升科技素质
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政策,并重点向中小型企业倾斜。依托疆内外院校、企业自办的各种研发机构,特别要鼓励经认证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在满足本企业需求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各项创新和服务。当前多数企业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产学研”、产业联合体等多种途径走联合开发、引进吸收的路线,提升创新能力,在创新实践中提升企业的科技素质。
4、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有效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集中行业力量开展一些专业技术活动,在有效解决行业内技术难题的同时,通过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高等院校函授班、内地高校委培班等形式,强化对行业内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要加大面向小微企业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可以采取整厂培训、片区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大岗位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培养一批技术能手。
5、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针对农用塑料节水器材产业的企业规模结构状况,有计划的扶持建设一批专业性强、服务方向明确,既有合作分工又特点鲜明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节水器材产业发展提供有及时、有效服务。
6、适时出台行业准入制度
塑料节水器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核心产品--滴灌带、管材、地膜生产领域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已势在必行。应依托国家《农膜行业准入条件》,以滴灌管/带、专用地膜为核心产品,制定“新疆农用塑料节水器材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制度”编制行业准入条件,配套相关认证、许可内容,定期考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不再享受相关财税、科技等政策,将扰乱市场的企业拒之门外,以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促进产业良性发展,有效保障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
转自:http://www.xjlii.gov.cn/index/info.aspx?id=1378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小雨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