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电视已成风潮,进入9月,他们纷纷推出旗下全新的超低价新品。9月3日,爱奇艺推出48英吋尊爵版、48英吋的经典版,售价分别为4567元和2999元,率先将48英吋智能电视的价格拉下3000元。其后仅两天,小米科技宣布推出47英吋2999元售价的小米电视。9月10日阿里发布42英吋智能电视,价格低至1999元,与乐视39英吋超级TV并列最低价格纪录。
9月23日,老牌机顶盒制造商同洲电子也来搅局,其发布的55英吋智能电视,售价仅为4698元,直逼乐视60英吋液晶电视6999元价格,将9月智能电视价格战推向高潮。
业内人士称,这些新品智能电视的发布者大都是互联网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彩电界一场新旧势力的角逐。
行业大佬呼吁停战
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行业新势力发起的这场低价战,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以乐视为例,其60英吋液晶电视上市仅一个月,销量就跃升至7月市场同尺寸产品的榜首。
不过,这种低价行为也引来传统彩电企业的担忧。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近日公开表示,彩电业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还没有出现根本的革命性变化,呼吁避免出现十几年前的价格混战。
“47英吋卖2999元,42英吋的彩电不到2000元,这简直就是白菜价。”重庆国美相关人士直言,“价格战打到如此惨烈地步,上次见到还是10多年前。”据了解,目前重庆市场,47英吋智能电视主流价格在4000元上下,42英吋则在2000-3000元左右。
“商家开始比拼价格时,等于将产品质量放在非常危险的地步。价格过低,很可能难以控制产品以次充好的情况,最后导致整个行业进入恶性竞争。”家电产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说。
低价模式无法盈利
为什么诸多新款智能电视都打出超低价格?业内人士分析,原因是目前的超低价智能电视仅仅是企业的试水之作。但是智能电视的发展日新月异,靠硬件赚钱的时代很快将结束,不管是传统电视厂商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必须尽快建立起新的盈利模式。
但现在的问题是,厂商自己都没想好超低价智能电视的盈利模式。以TV+电视为例,该产品由TCL与爱奇艺合作推出,但爱奇艺CEO龚宇说:“TCL硬件的钱我们不分,我们的广告收入,TCL可以分成。”但是,终端销量达到什么程度开始收广告费,这个关键问题还没有定数。此外小米也承认,现在还没有考虑赢利,当务之急是把用户规模做上去。
“低价招牌是互联网企业常用的竞争手段,目的在于以低价抢占市场,再慢慢跑马圈地。”一位互联网业分析师称。不管赢利先追求用户规模,这正是互联网企业的惯用手法,他们要么有风投撑腰,要么背靠阿里、腾讯等大企业不差钱,打起价格战来,比单依靠市场积累和银行支持成长起来的传统彩电企业下手更狠。
转自:http://news.163.com/13/0927/07/99OST63N00014AED.html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风铃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