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祝永亮  帽子  136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商德教育 » 正文

将青春挥洒在工程机械上的90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24  来源:天山网  作者:明晓丽  浏览次数:95
核心提示:据了解,大部分的时候,他们都是在大山里工作。往往是一上山就是大半年时间,4月份进山开工直到下雪才能出山,每天都是在大山深处与挖掘机、铲车、吊车为伍。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手机是他唯一能与外界联系也是打发闲时的工具。

 长久以来,90后留给人们的印象,似乎始终都是一个桀骜不驯的群体。只要一说到90后,很多人就会用张扬、叛逆、狂妄等词语来形容他们。但是有这样一些人,同样也是90后,他们身上没有嚣张和狂妄,而是一种成熟和稳重;他们有责任、有担当,当大部分同龄人都还在校园里尽情享受青春的时候,他们却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了挖掘机和其他工程机械上。

    工程机械操作员的生活可以用“枯燥”二字来形容。通常,他们工作的地方不是在大漠荒原,就是在深山老林;即便是在城市里,面对的依然是漫天飞扬的尘土、沙石土砾;那些布满灰尘甚至有些冰冷的机械设备,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而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似乎与他们无关。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概念,那就是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开好挖掘机和铲车等机械设备,为工程建设做好最基础的工作。

    近日在昭苏县,记者见到了汪云、罗雄和谭林这三个90后青年,各种不同的原因让他们选择了同样的职业——工程机械操作员。

    像儿子一样优秀的闺女

    倘若一个大男孩坐在挖掘机、铲车或其他大型工程机械车上,在一间小小的操作室里熟练、精确地操作机械,完成工程作业,可能没什么惊奇而言。但如果你看到一个身材娇小、瘦弱的女孩做着这样的事情时,你会有何感想?21岁的汪云,就是带给记者惊奇的女孩。

    见到汪云时,她正坐在一辆铲车操作室里娴熟地操作,铲车将地面上一大堆沙土铲起,然后准确地倒入塔吊从空中放下的“接盘”,再由塔吊将“接盘”转送到施工人员那里。对汪云来说,走上工程机械这条路是偶然也是必然。说偶然是因为老师的一句“学习不好就回家,否则就算上了大学也没什么用”的话让她受到打击,一气之下她退了学,开始学习操作挖掘机。而说其必然,是因为她的父亲就从事这项工作多年,从小她就在挖掘机上玩耍,因此退学后学开挖掘机自然成了她的第一个选择。

    汪云家里有三姐妹,她们多少都懂一些挖掘机知识,刚开始汪云跟二姐学习挖掘机知识,但现在她是三姐妹中唯一从事这项工作的。“我刚开始开时心里特别害怕,总怕开不好会伤到人或碰坏东西,但是慢慢地习惯以后,胆子越来越大,也就不怕了。”汪云说,她现在能够将工程机械车开得这么熟练,离不开父母对她的信任和鼓励。一次,汪云在操作挖掘机时,因为角度没有把握好,将一条电路线给挖断了,为此父亲赔偿了3万多元。不过,父亲并没有责骂她,反而开导和鼓励她。父亲还专门给母亲打电话,让母亲也不要责怪她。“我很感谢我的父母,每次我做什么事,他们都是给予鼓励。刚开始学开挖掘机时,我妈夸我‘了不起’,还说我以后一定会做得更好。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所以我一路坚持下来,直到今天。”

    现在的汪云,不只会开挖掘机,还会开铲车、半挂车、八平单桥车等。除操作工程机械车外,汪云每天还开着家里的皮卡车穿梭在各工地间,接送人员,运送工程材料。因此,在昭苏县,很多熟知汪云的人都叫她“皮卡妹”。汪云的父亲和记者聊起她时,竖起大拇指说:“闺女汪云是我的得力干将,她比我操心还多。我虽然没有儿子,但汪云像儿子一样优秀。”

    想家,就只能打电话

    罗雄,这个成长在四川德阳、说起话来有点腼腆的21岁男孩,从事工程机械操作已有四年光阴。长时间风吹日晒的工地生活,让罗雄看上去比同龄人要显得憔悴一些。头发上落满了灰尘,皮肤很黑,四川人应有的那种白皙的肤色在罗雄身上找不到踪影。今年初,罗雄从四川老家来到昭苏县做挖掘机操作手,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新疆。此前,他已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奎屯市及南疆等地工作过。

    罗雄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在新疆工作每个月他都有五六千元工资,但每次发工资时,他只给自己留一些生活费,其余的全都寄到老家。见到罗雄的时候,他正在昭苏县一处楼房建筑工地干活。罗雄告诉记者,在老家做工程机械操作手的工资比在新疆要少很多,所以他才会离家这么远来干活,希望能多挣些钱补贴家用。记者问他这工作苦不苦,他说:“干活的地方就在县城附近,每天都能回房子睡觉,这个环境已经很不错了。”

    据了解,大部分的时候,他们都是在大山里工作。往往是一上山就是大半年时间,4月份进山开工直到下雪才能出山,每天都是在大山深处与挖掘机、铲车、吊车为伍。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手机是他唯一能与外界联系也是打发闲时的工具。

    当记者询问他离家这么远干活、会不会想家时,罗雄用一口四川腔调笑着说:“想,哪能不想呀!可想也没法子,就打电话嘛。”一句话道出了背井离乡、独自一人在外闯荡的辛酸与无奈。

    “有时候,沉默是我唯一的‘语言’”

    出生于1993年的谭林,与挖掘机已经相伴3年。选择操作挖掘机,并非谭林本意。“可既然选择了,那就得坚持下去。”这是谭林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学生时期的谭林,学习成绩不算很好,读了一年高中就退学了。父母让他学开挖掘机,他就去了,这一干就是三年。三年中,谭林吃过很多苦,被师傅责骂是家常便饭,但他从来都不会跟师傅顶嘴。和其他90后相比,他这个群体可能更加懂得感恩,尤其是对传授技术的师傅。就像谭林所说,若没有师傅的责骂和教导,他也不会学到这一手技术。现在的谭林早就独当一面了,在很多大型作业中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工作中被人误会是谭林心中无法承受之痛。有一次,谭林要休息,便将他负责的挖掘机交给其他同事开,没想到挖掘机坏了,光维修就花了将近10万元。一些同事认为挖掘机是谭林弄坏的,而且在背后议论这件事。每次听到这些话,谭林心里都觉得委屈,可他从不去辩解,只是默默地忍受。“辩解又有什么用,还不如不辩解!自己心里的委屈,别人是体会不到的。有时候,沉默是我唯一的‘语言’。”谭林说。

转自:http://xj.ts.cn/2013-09/23/content_8728355.htm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紫叶网络采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