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祝永亮  帽子  136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矿产能源 » 正文

中石油掀起反腐风暴 或为民企打破油气垄断之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0  来源:天山网  浏览次数:170
核心提示:中石油掀起反腐风暴 或为民企打破油气垄断之门
            中组部宣布,因涉嫌严重违纪,免去蒋洁敏国资委主任的职务;斯时,距他担任这个职务尚不足半年;更早前,蒋洁敏是中石油集团“一把手”,并掌控这家石油央企长达7年之久。

    坊间传言,早在今年3、4月,中纪委就已启动了对蒋的调查。一位知情者称,对蒋展开调查只是此次“反腐风暴”的小高潮,随着调查的深入,不排除其他石油央企,甚至更高层级官员也会有人涉案。

    在蒋之前,8月26日和27日,中石油大庆油田总经理王永春、中石油昆仑能源董事长李华林、中石油长庆油田总经理冉新权及中石油总地质师王道富等已遭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除了这5个人外,还有一大批中石油处级干部同时遭到调查”,那位知情者称。

    他指出,石油系统的腐败大案很少有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往往是以工程项目承包、对外投资的名义通过第三方完成桌面下的交易”;由于石油石化工程对质量要求较高,这种交易往往是在“极小的圈子”内完成利益输送,因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更重要的是,由于石油都蕴藏在地下,在未开采出来前,谁也无法估算所投资油气田绝对准确的价格。在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的背景下,“石油央企们的油气权益投资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因此,“不排除有人利用近年来中石油的海外油气田权益收购牟取私利”。

    石油,自20世纪初以来就是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础物资。由于石油采掘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三高行业,因此在世界各国,石油上游业务都处于有限竞争状态,大多数市场份额都牢牢把控在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壳牌等十数家巨头手中。

    在中国,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央企,实现了这种“独霸”。石油的开采,甚至石油的进出口业务一直被它们垄断,广汇能源、万向资源、新奥能源等民企不得不远赴北美、中亚等地寻找油气资源。

    “所以中央政府应该打破这种绝对的垄断,让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这其中既可以是中信、中国中化、中国化工等企业,也可以是广汇、万向、新奥等。”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指出。

    他认为,中央政府应该设立石油行业准入门槛,既可以包括资金、技术、油罐储量等硬件指标,也可以提出拥有多少专业技术人员、过往实际业绩等软性要求,但绝不应该具体干涉“哪家企业可以进入、哪种企业绝不能参与”。

    对此观点,新疆广汇集团(广汇能源控股股东)董事局主席孙广信表示赞同:“政府应把门打开,可以设置台阶。”

    在蒋洁敏遭调查前,新奥集团获得了舟山LNG(液化天然气)加注站项目的建设权,一举打破石油央企们在天然气气源领域的垄断;8月22日,新任中石油总裁汪东进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将全面“对外开放”, 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原则来引进国内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

    “(引入合作方)很重要,还是要全球范围内、在国际的资本市场上引进资金,来提高我们资源的配置和优化的能力,提高我们国际的影响力和竞争能力。”汪东进说。

    “揭盖子”:调离蒋洁敏,彻查中石油

    现在看来,将蒋洁敏擢升至国资委主任,正是为了揭开中石油贪腐大案的迷雾。

    3月18日,中国石油发布公告,蒋洁敏因工作变动辞去公司董事长一职,在新的董事长选举产生前,由副董事长周吉平代行董事长职权。

    彼时,国资委及石油系统内多位人士证实,蒋洁敏将接替王勇出任国资委主任,“3月18日,中组部也召开国资委全委大会,宣布了这个任命”。然而蹊跷的是,蒋洁敏并没有第一时间出现在国资委大院办公,国资委网站也直至几天后才挂出了有关蒋洁敏的信息。

    更引人侧目的是,在蒋的任命宣布同时,中组部副部长王尔乘宣布张毅担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兼副主任。

    张毅原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更早前,他在纪检系统曾工作长达18年,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先后担任中央纪委秘书长,中央纪委副书记、秘书长,中央纪委副书记等职务,是名老纪检干部。

    “双首长制安排,在国资委设立初期曾有过,但当时李荣融和李毅中对国资管理的思路完全不一致,因此2005年李毅中调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后,国资委主任与党委书记由同一人担任,毕竟国资委主任的职责是国有资产的大管家。”熟悉国资委历史沿革的老王回忆说。

    与后来的“新班子”对比可发现,在出任国资委主任前,李荣融一直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历任江苏省经委主任、国家经贸委主任等职;李毅中更是从1967年即在石化系统内企业打拼,出任国资委党委书记前,已是中石化集团董事长。

    “"二李"搭班子,彰显了当时国务院对国企发展的重视;可是"蒋张"的班子为了什么呢?”老王坦言,当时的他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随着8月26日和27日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兼大庆油田总经理王永春、中石油昆仑能源(00135.HK)董事长李华林、中石油长庆油田总经理冉新权和中石油总地质师王道富等人遭调查,老王的疑团云开雾散——“张毅应该就是奔着央企腐败这个毒瘤去的”。

    曾有媒体报道称,在对蒋洁敏进行离任审计时,有关部门特意将审计年限从蒋出任中石油集团“一把手”时的2006年延伸至2004年,这也许意味着当时中央政府决策层就对蒋产生了怀疑,只是当时还没有证据。2004年,原中石油董事长马富才因重庆开县井喷事故离职,蒋洁敏被国务院突然由青海省副省长的职位调往中石油集团,出任中国石油总裁,协助新董事长陈耕工作;2006年陈耕退休后,蒋接任其职。

    “我很尊敬老蒋,他是支撑中国石油工业的一名‘尖兵’,能力突出、事业心强。”有已退休的石油央企高管坦言,“但是在没有外部有效制约的前提下,期望自律能够完全约束他,是不可能的。”

    他指出,中石油内部管理层级太多,蒋洁敏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因此为达某种目标,他确实需要捏合一大批下属,助其分管旗下的子公司、孙公司、重孙公司等,而这个过程中,就必须要有授权、分权和监管的机制,“但这正是中石油管理制度中所忽视的,蒋只是个凡人,他同样经不起没有监督的权力诱惑。”

    也正因此,“不把蒋洁敏调离中石油集团,很多事情是无法查清的”,有知情者说。

    “强人”背后:失效的监督

    “他做事思路清晰、执行力很强,但他也很强势,听不进有不同意见。”接受采访的青海省政府人员和很多石油系统内人士对蒋洁敏的评价一致。

    1998年,国务院对整个石油行业进行重组,中石油不但纳入了很多从未接触过的炼油化工企业,甚至还有大批原来归属地方商委管辖的石油销售公司也被“上划”进入了央企中石油;同时,国务院相关方面提出,中石油应于2000年前后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海外上市。

    “面对这样一个300万员工、包含上中下游多个板块的‘庞然大物’,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准备进程的繁杂难以言表,但刚刚出任集团总经理助理、上市筹备组长的蒋还是按时完成了任务。”一位曾在蒋洁敏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随后,为了保护蒋不受集团重组后是是非非的冲击,当时的中石油决策层说服国务院把他调出了中石油。

    但2004年蒋洁敏回到中石油,并且在其担任中国石油总裁后,公司的海外扩张力度明显加强。

    2005年8月,中石油集团宣布斥资41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100%股权。当时PK公司是在加拿大注册的国际石油公司,油气田、炼厂等资产全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年原油生产能力超过700万吨;

    2008年11月,中石油宣布与伊拉克新政府签署艾哈代布油田的开发协议,掀起了对伊拉克的投资狂潮。其后几年间,中石油不但获得了鲁迈拉、哈法亚等大油田的开采权,而且成为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该国最大的石油开采商;

    2009年,蒋洁敏在公司内部提出,“力争用8-10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中亚、非洲、南美、中东和亚太的五大油气合作区”,使其海外油气作业当量达到2亿吨规模;

    2013年1月,蒋洁敏再次提出“三个60%计划”:2020年中石油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国内外油气作业产量达到全国油气需求量的60%,国内油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占公司总产量的60%。

    种种光环下,蒋洁敏的“强人”本色在公司内部很有号召力。上述工作人员认为,这就是石油系统军人作风的最重要体现,执行命令“不打折扣”。然而,正是这种作风,为今日中石油的窘境埋下了祸根。

    2000年后,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央和国务院高层对国内石油产量十分重视,并将石油供应安全提到了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因此蒋洁敏担任中国石油总裁伊始,面对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保证国内稳产和海外的油气权益开拓。

    为此,中石油内部每年都会召集下属油田公司签署包括当年产量在内的一系列责任书;与此同时,集团也会给予下属企业负责人充分的授权。

    于是,人们熟知的、地方政府的“跑部钱进”,每年也会在中石油总部上演——王永春、冉新权、王道富等蒋洁敏的爱将“投蒋所好”,不断向总部汇报自己企业新的生产计划、美妙的前景、夸张的产能,但是项目的风险及产量增长背后的成本却被他们掩饰了。

    “为了每年的生产预算,下属公司会早早的向总部提交项目报告、预算计划,并派出专人负责跑项目、落实计划。一旦项目获得批准,总部会直接将大笔预算完全划拨到这些下属企业帐上,至于如何支配,总部的监督作用其实就已经很微弱了。”上述人士摇头叹息道,“只要能够达到承诺产量,下属分公司负责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支配采购和项目招标进程,甚至可以为特定投标方"画圈"设定标的。”

    贪腐的土壤:垄断供应渠道

    2013年1月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超过2.5亿吨,同比增长3.3%;而当期国内原油产量不到2.05亿吨,同比增长不足1.6%,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当年进口原油达到了2.71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0%以上。

    “面对这些数字,有保供责任的中石油压力很大。”此前有中石油领导表示。而之所以中石油保供责任巨大,是因为1998年国务院赋予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垄断的权力:

    陆上油气开采权全部由中石油、中石化把控(当时原地矿部所属的新星石油公司编入中石化序列),中海油则独占中国海洋石油开采;除此之外,当时有关部门还规定,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中化及珠海振戎四家央企有权力执行无限量的“原油进出口国营贸易”。

    于是,在国内石油领域,中石油和中石化占据了几乎所有的原油供应渠道,绝对权力与巨大责任共生。

    然而,现实却很残酷,当中石油等垄断原油油源时,国际油价也开始飞涨——1998年美国Nymex标杆油价最低仅为9美元/桶左右,2008年7月它已飙升至147美元/桶,目前其价格仍在100美元/桶以上。

    于是,保证国内油田稳产是中石油等央企高管们必须关心的大事。

    上述中石油领导透露,自1960年代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一批特大型油田后,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即陷入低谷,1990年后更是没有大项目的发现。“而此时,大庆、胜利等却都进入了开采的成熟期,再提高产量已是不可能,能保持长期稳产都十分困难。”

    2007年,中石油宣布,在渤海湾发现了规模储量达10亿吨的南堡油田——这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新发现储量最大的油田。有新闻报道称,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听到这个消息称,“我兴奋得睡不着觉”。

    然而当时一位退居二线的石油央企高管就表示质疑:“渤海湾地质构造复杂,很多地块就像砸碎的碗上又被踏上了一只脚。这种构造下,发现整装大油田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果然,几年过去后,南堡油田成为业内丑闻。因而长庆油田被寄予了厚望,汪东进也表示,相比每桶100美元的进口高油价,国内高成本采油还是有利润的——意味着即便在暴利税等高税负下,中石油的采油成本仍可低于100美元/桶。

    长庆油田“大跃进”乱象

    已曝光的中石油涉案官员名单中,除蒋洁敏外,王道富、冉新权是最为外界关注的。

    因为他们都曾担任长庆油田总经理,在他们任上,长庆油田的崛起成为中国石油行业最耀眼的“明星”——2012年,长庆油田产量达到4505万吨油当量,超越大庆油田4330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油田。

    长庆油田位于陕晋甘宁蒙等省交界的黄土高原,由于当地石油地质构造具有“低压、低产、低渗透”的“三低”特点,石油开采经济性不高,因此1970年代至2000年长庆油田石油产量始终未能有大的提升。1999年,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胡文瑞成为长庆油田总经理,根据当地实际地质状况,提出了低渗透油藏发现理论和油气并举的发展思路,长庆油田逐渐被中石油决策层所重视。

    2003年2月,胡文瑞被调到中石油总部,并于2008年退居二线,王道富和冉新权先后出任长庆油田总经理的职务,他们证实了胡文瑞思路的正确性。

    2003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跨越1000万吨、2006年达到了1700万吨、2007年突破2000万吨、2012年达到了4505万吨。

    “低渗透油藏具备经济性开采价值,胡总的思路大家信服,但是王道富、冉新权不顾成本的跨越式发展,却被很多人所指责。”有长庆油田内部员工说。

    长庆油田副总经理李安琪就曾坦言,要实现5000万吨/年油气当量,需要5万口油井和1万口气井,成本比大庆要高得多,“目前原油单井日均产量2吨”。

    对于蒋洁敏等中石油决策层来说,这并不重要——相比100美元/桶的油价,长庆油田的开采成本还是可以承受的;而对于王道富、冉新权来说,产量提升,意味着将有更多的预算从总部下拨,只要能够达到承诺产量,下属分公司负责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支配采购和项目招标进程,甚至可以为特定投标方“画圈”设定标的。

    自2008年冉新权接管长庆油田以来,长庆油田员工以匿名、署名方式递交的举报信从未间断,然而“由于上面有人,冉新权反而步步高升”。冉升官的官方理由则是:长庆油田已成为中国产量最大的油气田,并有望创造新的历史记录。

    本报记者获悉,蒋洁敏离任后,近期长庆油田这种不计成本的产量“冲刺”计划被中石油总部叫停,“总部已经叫停了油田上报的6000万吨/年油气产量生产计划,明确指出先不要吹嘘6000万,守好每年5000万吨是关键。”上述长庆油田内部员工透露。

    据了解,类似长庆油田的“跨越式发展”,在大庆、辽河、新疆和吉林等中石油旗下油田公司也或多或少存在,并在当地形成了一批 “石油大佬”,这些人凭借与石油系统内部千丝万缕的联系,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有些民营老板已经被控制起来了,有的被弄到北京协助调查。”有接近中纪委人士透露。

    民企的空间:开门,留门槛

    自2004年出现“油荒”以来,国内“打破石油垄断”的呼声一直不断,“但嚷嚷的多,真正有实力、有能力介入石油业,特别是上游开采领域的在中国还太少”,上述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坦言。

    他认为,油气采掘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三高行业,且地下资源储藏结构一旦被破坏,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因此政府应从设立石油行业准入门槛,这种门槛既可以是资金、技术、油罐储量等硬件指标,也可以是拥有多少专业技术人员、过往实际业绩等软性要求,但绝不应该具体干涉“哪家企业可以进入、哪种企业绝不能参与”。

    广汇集团董事局主席孙广信将这种观点更是直接表述为“政府要把门打开,可以设置台阶”。

    他表示,中国有能力投资10亿元进入石油领域的民营企业还是很多的,它们也经得起风险,“在广汇内部,10亿元以下的投资项目根本上不了集团董事会”。至于对民企技术实力的担忧,“中石油、中石化有那么多乙方单位不得不去伊拉克找活干,只要市场放开,完全可以聘用这些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广汇只需要派出管理人员就可以了”。他说。

    此外,有石化系统专家认为,中国“缺油少气”、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政府应尽早打破中石油等对原油、天然气进出口的垄断。

    该专家指出,哪怕长庆油田每年原油产量提高1000万吨,也不会完全缓解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提高的现实;而每年中国多进口1000万吨原油,甚至2000万-3000万吨,“只要提前与相关产油国和石油公司达成协议,并逐步增加进口量”,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不会很大,甚至不会影响现有国际石油市场供需格局。

转自:http://xjny.ts.cn/content/2013-09/09/content_8673123.htm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风铃网络采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