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梁勇在会上作了主旨讲话。他说,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种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这里是四大文明的交汇地,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枢纽。横贯欧亚、绵延万里、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跨越新疆。新疆的民族服装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4000年的历史,无论先秦时期的毛质服饰还是汉唐时期的丝绸服装,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世居新疆的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和俄罗斯等13个民族,其近现代服饰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三股势力”利用信教群众的宗教感情,散布蒙面、穿吉里巴甫服装是传承民族传统服装服饰的谎言,妄图渲染宗教极端主义氛围,在不同民族之间、同一民族不同群体之间制造隔膜,混淆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关系,磨灭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切割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否认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最终达到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目的。这一图谋绝不能得逞,也不可能得逞。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伊第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文英,新疆博物馆研究员阿迪力·阿不力孜从考古的角度论述了新疆民族服装的历史沿革,以丰富的文物和史实论述了在新疆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是热爱美的,也是善于通过服装来创造美丽装扮生活,那种蒙面、穿吉里巴甫服装从来就不是新疆人的传统服装。哈密市文联影协主席张昕中和哈密地区歌舞团原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艾买提·吉力都是维吾尔服饰收藏家,他们在哈密大地走乡串户,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收藏了许多维吾尔族服饰。艾买提·吉力以前是舞蹈演员,他说,舞蹈和服装是孪生姐妹,在舞蹈表演中,穿什么样的服装是可以传达出什么样的感情的。曾经有一次,哈密当地舞蹈剧团正在排练给自治区领导表演一个古代维吾尔宫廷舞,其中有一些宫女蒙着面纱起舞,他当场指出,维吾尔族人过去从来就没有蒙面纱的习惯,这与历史不符,纠正了这一错误。
自治区人民政府专家顾问、新疆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徐红说,维吾尔族服装追求的是艳丽,像花帽、艾德莱斯绸等就是维吾尔族服饰文化的重要标志。在新疆这样干旱少雨、黄沙漫漫的单调环境中,这些艳丽的服饰可以将沉闷的大自然装点得五颜六色,美化了生活,丰富了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维吾尔族人乐天派的性格。
今年7月中旬,新疆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祖木来提·阿不都力克木写了一篇文章《是谁想遮蔽维吾尔族姐妹的美丽》在新疆各个媒体和互联网上广泛刊载,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她在文章写道:今天,我常常在大街上看到一袭黑袍、黑纱遮面的维吾尔族女子。她们不只是遮住了美丽的头发,甚至完全看不到眉眼。看到这些,我以及身边的许多人都不禁产生了诸多疑问:这种在阿拉伯地区常见的服饰为何出现在新疆?这种我们的祖先未曾接受的“舶来品”,为什么穿在了21世纪新疆维吾尔族女性身上?在你遮住自己脸庞、套上厚重黑袍的同时,你已经把自己与这个美好的世界阻断!你阻断了自己享受健康、文明、自由、幸福生活的权利!你阻断了自己作为女性投身建设美好家园的权利!在我看来,女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如果我们民族的女性放弃与大众面对面地交流,放弃让自己接受新的科学技术,放弃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那么我们民族的未来就极其令人担忧!
祖木来提·阿不都力克木说,这篇文章发表后,她在网上看到极大多数人的赞誉,也看到了一小撮人的谩骂。她始终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维吾尔人在历史上将自己的回鹘文字拱手送给了蒙古人,而自己去跑去借用阿拉伯文字。现在,一些人又在妄想把外来民族的吉里巴甫服强加在本民族身上,难道,他们想让我们的花帽、艾德莱斯绸都消失吗?
转自:http://news.ts.cn/content/2013-09/05/content_8665911_2.htm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紫叶网络采集